北京深化科技人才开放合作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21-10-25

  日前,由科技部组织编写的《中国科技人才发展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发布。根据报告显示,我国科技人才总量快速增长,2019年全国R&D人员总量为712.9万人,是2015年的1.3倍,数量达到新高。

  在全球范围内,“十三五”期间,我国R&D人员全时当量的年均增速超过7%,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同时,科技人才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更多青年科技人才成为科研主力,基础研究人员占比达8.2%,R&D人员向高校流动加速。

  据了解,国际上通常使用R&D人员全时当量作为比较科技人力投入的指标。R&D人员是指单位内部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等三类活动的人员。R&D人员全时当量则是指全年90%以上工作时间从事R&D活动的人员的工作量与非全时人员按实际工作时间折算的工作量之和。该指数越高,代表科技人力投入越大。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 R&D人员投入强度、R&D研究人员在R&D人员中的占比与世界主要国家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R&D研究人员是指R&D人员中具备中级及以上职称或博士学历(学位)的人员,主要负责新知识、新工艺等的构想创造或课题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以及R&D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

  数据显示,全国R&D研究人员在R&D人员全时当量中的占比仅为43.9%,世界主要经济体该数据都在50%以上,韩国R&D研究人员占比则高达81.5%。

  科技部人才中心副主任陈宝明在解读报告时表示:“从总体上看,我国科技人才发展仍然存在不足之处,科技人才队伍结构有待优化,R&D人员投入强度仍然较低,高端科技人才缺乏的问题仍然突出。”

  此外,报告指出,中国科技人才整体加速向东部及少数中西部中心城市聚集,东北和西部欠发达地区人才流失加剧。

  从2019年全国R&D人员在各区域的分布情况来看,东部十省市集中了全国65.6%的R&D人员;东北地区R&D人员占比最少,仅占全国的3.9%;中部六省和西部十二省(区、市)R&D人员所占比重分别为17.8%和12.7%。

  统计数据显示,东部地区R&D人员年均增长6.3%,增速放缓,但增量仍领先于其他地区。广东省R&D人员总量居全国首位,超过西部12省份之和,是东北三省总量的4.3倍;江苏和浙江紧随其后,在基数庞大的基础上年均增长率达到12.5%,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北京、上海虽然R&D人员总量并未进入前三,但从结构上看,高层次人才占比较多,R&D研究人员占比均超过50%。数据显示,北京R&D研究人员占R&D人员全时当量比例达66.2%,上海为58.4%,而总量排在第一、第二的广东和江苏这一比例分别为34.9%和38.6%。

  中部各省份R&D人员增速较快,年均增长率为7.8%,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科技资源丰富的湖北和安徽增速表现尤为抢眼。

  西部区域内科技人才分布则呈现两极分化。R&D人员主要集中在四川、陕西、重庆三省市。报告指出,2019年,四川、陕西和重庆三省市的R&D人员全时当量之和约占西部12省区市R&D人员总量的63%。西部地区其他多个省份R&D人员较少。

  东北地区R&D人员连续多年下降,人才流失严重。数据显示,从2015年至2019年,黑龙江和吉林两省R&D人员全时当量的年均增幅分别为-5.9%和-3.7%,辽宁则为4.0%,有所回升,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中国科学技术部部长王志刚认为,新时期科技人才工作要完善科技评价激励机制,着力构建让科研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的保障机制。要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做到不论资历、不设门槛,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科技领军人才挂帅出征,让有真才实学的科技人员“英雄有用武之地”。要深化科技人才开放合作,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和引进制度体系,构筑集聚全球优秀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