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成为首都经济发展重要引擎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9-05-17

  4天吸引海内外观众20万人次,签约68亿元文创项目……10月底结束的第十三届北京文博会再创佳绩,“文化+金融+科技+创意”类项目签约金额最大,与百姓文化生活相关的项目逐年增多,“一带一路”合作成绩凸显,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示范性、引领性进一步显现。

  文化产业被认为是五大幸福产业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大力培育和发展文化市场主体,加大骨干文化企业培育力度,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文化产业逐渐成为首都经济发展重要引擎。近年来,北京着力守正创新,深化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化产业活力持续释放,文化创新氛围日益浓郁,文化供给质量不断提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北京文化产业增加值2700.4亿元,是2004年的7倍,年均增长16.1%;占GDP比重为9.6%,居全国首位。

  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一直是制约文化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2006年起,北京市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安排5亿元。近年来,北京市相继出台《关于进一步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投资文化创意产业的若干政策》《关于促进文化与商务融合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北京市实施文化产业“投贷奖”联动推动文化金融融合管理办法(试行)》等政策,协调金融机构推出适应企业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初步建立起包括贷款贴息、融资担保、创投基金在内的文化投融资服务体系。数据显示,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时,北京市共有文化产业法人单位3.03万个,从业人员55.5万人,营业收入1749亿元,资产总计2942亿元;2017年,北京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法人单位达4400余家,从业人员超60万人,收入合计超过1万亿元,资产总计1.6万亿元;截至今年上半年,北京市有A股上市文化企业99家,文化产业贷款余额1487.7亿元。

  海淀区的数字化内容、石景山区的动漫游戏、东城区的艺术品交易、西城区的创意设计、朝阳区的文化传媒……在北京,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不断涌现。今年6月,北京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出数字创意、内容版权两大主攻方向,聚焦创意设计、媒体融合、广播影视等九大重点领域,实施文化空间拓展、重点企业扶持、重大项目引导等九大产业促进行动。2018北京国际设计周组织举办上千项活动,带动社会资源投入3.5亿元,吸引30多个国家的1万余名设计师及相关设计机构代表参与,青龙文化创新街区、白塔寺再生计划、法源寺历史文化街区复兴计划等城市更新项目成为亮点。

  当前,北京市文化产业已从规模速度型发展阶段进入质量效益型发展阶段,文化产业空间布局不断优化,市级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区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文化新地标不断涌现。继798艺术区、莱锦文化创意产业园之后,751北京时尚设计广场、77文创等特色文创园区相继成立,老旧厂房焕发新生。

  每隔一段时间,北京市民便能从道旗和媒体中得知北京即将发生的文化大事。大型文化活动现场,总有市民早早前来,怀着好奇来体验传统文化和现代时尚的融合。可以说,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已经成为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也给北京市民带来了更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