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创新教学方式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9-11-18

  11月2日,“2019新时代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与创新研讨会”(以下简称为“研讨会”)在福州召开,本次研讨会为期两天,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计算机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福州大学承办。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等400多名代表参加研讨会。

  据了解,本次会议旨在深入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精神,贯彻落实教育部全面实施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一流基地建设的要求,进一步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本次会议采用大会主旨报告、圆桌论坛、分组专题报告等形式,以“一流专业、一流课程、一流教材”为主题,围绕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类一流专业建设、智能时代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计算机类一流课程建设与课堂革命、计算机类一流教材研究与建设等专题,组织广大计算机教师进行交流与研讨,切实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会上,来自太原理工大学信息与计算机学院的副院长强彦教授受邀进行了题为《Python程序设计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演讲。强彦教授曾被评为山西省优秀教师,山西省“十佳师德标兵”,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第一主讲人。2010年至今,先后主持和参与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全项目6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主编、参编或翻译著作教材20多部;获山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强彦教授认为,计算机作为人工智能的载体,是科技进步、行业发展的基础工具和重要支撑,任何行业的从业者都需要具备与时俱进的计算机编程能力,特别是调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的能力。近年来,ptyhon语言以其类库丰富、简练高效、拼接灵活、应用性强等特点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推广和运用,伴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python语言的广泛普及必将成为必然趋势。

  为此,太原理工大学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结合学生基础条件,针对基础学院全体大一新生,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授课方式,从师资力量教学管理、教材配套、考核方式几方面入手,探索出一套基于OBE导向的、把Python语言在全体学生中进行广泛普及的教学管理改革方法。

  在演讲中,强彦教授提到,目前小学期开展python语言课程训练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学生基数庞大、授课教师难以保障;短时间内集中培训、课堂组织面临考验;日常教材适用性差、大范围普及存在困难;学生专业基础薄弱、以往课程考核模式针对性差等问题。

  为此,太原理工大学通过“内外双聘”、“严格准入”、“加强培训”等手段,三管齐下,从根本上解决Python语言训练课程中存在的教师问题,最大程度上保障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并在小学期Python语言训练课程的授课方式上采用了SPOC教学模式,开展线上线下结合授课的教学方式,通过开设 SPOC,学生可以自主进行“网络课程”学习,同时也可以接受本校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培训,再经过“翻转课堂”,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