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工业互联网大会暨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大会在广州举办。本次大会以“工业互联,数字湾区”为主题,邀请了众多行业专家、学者到场分享精彩观点。
本次大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广东省人民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共同指导,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广东省通信管理局、香港创新及科技局、澳门经济局、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联合主办,广州市人民政府特别支持。同期推出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特色展和新品发布会两大活动。
广东是制造业大省,经过几十年的产业积累,目前已拥有400多个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如佛山的陶瓷产业、中山的灯具产业等。产业集群的形成,使得产业链上下游之间协同、交互速度大大加快。这一方面能够节约成本,另一方面能够大幅度缩短产品交付周期,从而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于产品迭代的需求。
不过,近年来,伴随着中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为了适应现代产业发展趋势,产业集群亟待转型升级。
传统制造企业“认知升级”,需要“引一引”、“带一带”
目前,中国的制造业面临人力昂贵、生产效率低、产能过剩等问题。当一个行业处于困境时,需要引入新技术进行革新。回顾历史上三次工业革命,新技术的引入能够将整个行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现在世界正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当中,能否把握住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一代技术,完成产业的迭代升级,成为了中国制造能否“华丽转身”的关键。
广东省聚集了大量中小企业,它们是“中国制造”的主力军。但在面对这些日新月异的新技术时,常年专注于生产制造以及扩大销路的制造业老兵,显得有些“不知所措”。
当政府提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鼓励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时,这些中小企业主表现出了“不想改”、“不敢改”也“不会改”的态度。
站在中小企业主的角度,表现出这一态度也很好理解。这是因为,企业如果要进行信息化、数字化改造,前期需要投入一笔不小的费用。可是,最终将取得多少回报却并不明确。盲目投入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风险太大。
另外,当有企业主下定决心要进行改造时,由于对新兴技术不了解,往往也不知道该如何寻找合适的赋能商。
当市场还无法完全靠自身力量来激活的时候,需要外部的力量来“引一引”、“带一带”。于是,近年来,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相继发布了一系列文件,鼓励制造业转型升级。
作为制造业示范高地的广东省,一直走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沿。据广东省工信厅工业互联网处副处长易贤辉介绍,工信厅一直坚持“以需促建”,即以工业企业市场需求拉动为主,着力培育优秀工业互联网供应商,为中小型制造企业与赋能商提供良好的对接服务。
近几年,涌现出了一批创新型赋能公司。这些企业由于成立时间短,传统中小型制造企业对其感知力不强,导致这些创新型公司开拓市场的时候,推进得很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