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助推传统工业加速转型升级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6-08-10

  据初步调查统计,宁波市现有城镇低效用地约21.8万亩,大多出现在企业用地上,为此,宁波实施了工业用地分阶段管理制度。翻开任意一本建设用地使用权证,上面都备注了两到三年的项目开发建设期限、三至五年的投产初始运行期限,企业一旦未通过单位产出、履约认定,则不得转让房屋和土地,严重不符约定的,可终止合同,这一做法在国内同等城市尚属首例。

  宁波柯力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钢制传感器制造商之一,这几年企业未新增用地,产能却实现了成倍增长。7年时间,柯力经历了四次厂房改建,企业增加厂房建筑面积约3.3万平方米。

  从企业前后对比照可以看出,原先办公楼前占地1600平方米的绿地景观,已改建成一幢建筑物。地上两层建筑为挑高设计,作为企业研发场所。地下一层空间则设有柯力博物馆、产品展厅和健身场地。企业用地范围变不了,就在空间上求变,改建后,企业容积率提高至约1.3,比第一次建造时的0.65提高近一倍,柯力从此华丽蜕变。

  据了解,近年来,宁波全市有1000多家企业通过增容改建,新增建筑面积543万平方米,按平均容积率0.8计算,节约土地10181亩。宁波因此被外界称赞用0.1%的国土创造1.25%的GDP,“空间换地”取得了奇效。

  充分运用综合评价结果,在盘活土地存量的同时,我市挥出三记去产能重拳,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第一记重拳———严格落实铸造、不锈钢行业差别电价政策。去年我市共征收差别电价2739万元。不锈钢行业11家企业整体关停,累计淘汰不锈钢企业81家,占原有不锈钢企业总数的84%。在国内首次将“单位用电税收”指标作为执行差别电价政策的标准,通过市场手段倒逼铸造行业转型提升,累计淘汰冲天炉、铝壳中频炉等各类落后设备1189台,累计关停铸造企业47家,无序竞争行为减少,行业整体效益明显好转。去年全市规上铸造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64亿元,同比增长20%,近半数规上企业达到工信部铸造行业准入条件,铸造行业转型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

  第二记重拳———在重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化解严重过剩产能。东腾纸业、伊尔兰针织等一批重点企业完成淘汰任务,累计淘汰落后产能炼钢22.7万吨、造纸12万吨、印染3.4亿米、铸造4.1万吨、轧钢30万吨、化工5万吨,共计腾出用能空间26.7万吨标准煤。

  第三记重拳———强力推进非禁燃区高污染燃料锅炉淘汰改造。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全市高污染燃料锅炉淘汰改造的实施意见》(甬政办发〔2015〕175号),力争在2017年底前基本完成非禁燃区10蒸吨/时及以下高污染燃料锅炉的淘汰改造任务。去年共计完成688台高污染燃料锅炉淘汰,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目标。今年上半年,全市又淘汰10蒸吨/时及以下高污染燃料锅炉392台。

  通过这套改革“组合拳”,工业转型升级的困局正在舒展,城市经济结构优化提升的步伐悄然加快。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的落后产能正在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曾经的传统工业正加速向现代工业华丽转身,战略性新兴产业、智能经济加速崛起……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