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即将结束的2016年浙江旅程,哪些乡村让游客清晰阅读到阡陌田园的魅力?哪些景区或旅行社的品质服务让消费者倍感亲切?又有哪些与风景同框的骑行绿道让你至今念念不忘?
由浙江省旅游联合会、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为指导单位,浙江日报、钱江晚报、浙江在线和江南游报主办的“2016浙江旅游总评榜”公益评选今日(12月13日)正式启动,活动旨在通过行业评选寻找标杆,充分展示浙江旅游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风貌,推动全省旅游业转型升级、科学发展。
打造特色
寻找全域旅游的浙江模式
今年是国家旅游局提出推动全域旅游建设的开端之年,也是浙江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的关键之年,我们寻找的是在旅游业格局模式的嬗变之年,仍敢于“勇立潮头、开拓创新”的行业典范。
“浙江对于全域旅游的探索从早几年就开始了。省内不少县市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浙江省旅游局产业促进处处长李伟钢告诉记者。比如多年来坚守旅游惠民的桐庐县。自2013年浙江省政府批复同意建设浙江省全域旅游专项改革试点县以来,桐庐快马加鞭展开了对全域旅游化、全县景区化的思考和探索,并引出民宿经济、剪纸艺术、书法文化、慢生活区等旅游新元素。数据显示,最近4年,桐庐旅游业总收入从73.5亿元增至118.3亿元,年均增长19.2%,2015年全县农民旅游收入达11.09亿元,占到了总收入的21.02%,基本形成“产业因全域旅游而更兴旺,百姓因全域旅游而更富有”。
目前,杭州、湖州、丽水三市以及天台、开化、宁海、普陀、仙居、象山等县区已被列入“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我们倡导全域旅游,是希望能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将公共资源转化为公共产品,逐步完善公共服务,最终打造起主客共享的旅游业态。”李伟钢谈到,所谓“主客共享”,指的是某一旅游设施或服务既要面向外来游客的旅游需求,也要考虑当地居民的休闲需要,是大众旅游时代的必然要求。“例如浙江各地兴起的绿道建设,它既满足了游客的骑行需要,也为当地人出行提供了交通便利,充分体现了全域旅游中主客共享的理念。”时下,长度逾3500公里的全省绿道已成为骑行者与游客眼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并朝着“万里绿道网”建设目标迈步。
2016浙江旅游总评榜特别设立了年度全域旅游推进奖、年度最美绿道两大奖项,以全域旅游建设先行者为榜样,鼓励全省各地市因地制宜,展开更深层次的新一轮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