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鼓励医生多点执业 加快中医产业建设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7-01-20

  从如何鼓励医生多点执业到中西医并重的发展道路该怎样走,从医院外标识到社会救助患者费用补助,省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期间,医疗话题备受热议。

  消除顾虑 鼓励医生多点执业

  让优质医疗资源能够去基层问诊是推进分级诊疗的关键。对医生多点执业的政策进行梳理,我们发现,从2004年《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允许医生出院会诊,到2009年《关于医师多点执业有关问题的通知》允许医生合法进行多点执业,再到2016年11月,《西安市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试行)》发布,回顾过往,医师多点执业从提出到落地共用了12个年头,放宽对医生的限制,一直是中国医疗系统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但目前,西安市申请多点执业的注册执业医师仅是个位数,我所在的医院还没有人申请注册,推进较慢的原因主要来自医生和医院双方‘心中的顾虑’。”李秀萍代表告诉记者。

  医改工作开始推进以来,国家对医疗的投入主要集中在基层医院,大幅度提升改造了基层医院的硬件设备和诊疗环境。然而,作为软实力的医生本人,依旧面临着“下”不去的尴尬。患者跟着专家“跑”,还是拥挤在大医院,使得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能力长期不能发挥效用。

  “多数医生担忧,如果去多点执业,会被认为是三心二意,会不会影响在本单位的收入和个人前途?医院方面对医生的培养付出了巨大的成本,给予了社会保险、工资等‘付出’,医生就应该一心一意为所在医院服务。”在李秀萍看来,消除医生的顾虑,让医生的第一执业地医院放下“心中顾虑和担忧”是推进医师多点执业的关键。

  李秀萍建议,应出台相应实施细则,保障医师多点执业后,在第一执业地点内编制不受影响,晋升和职称评选等权利享受在第一执业机构内同等机会与待遇,真正放开医师多点执业政策,激发医生的积极性,促进医师合理流动。此外,还应探索对第一执业机构的补偿政策。

  “妇产科是一个大的医学门类,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与飞速发展,从事产科诊疗的专家并不能够了解妇科疾病的诊疗手段,而从事妇科诊疗的专家也不一定熟知产科的前沿技术。” 李秀萍告诉记者,医学鉴定门类多、技术要求高,在进行司法鉴定时有很高的专业门槛。针对司法鉴定面临的医疗鉴定专业化程度不高的问题,她建议要加大对医疗事故司法鉴定的规范管理,建立健全医疗事故鉴定的专家参与机制,提高鉴定专家的医疗水平,降低医疗事故误判错判比例,保护医患双方权益。

  推进中医发展 注重中西医并重

  “屠呦呦研究员因青蒿素的发现获得诺贝尔奖,这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一份礼物,是中医药作为我国原创科技资源的一个具体展现。”姚智代表告诉记者,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时全国中医医生有27.6万人,到现在还是27万人,60多年来中医从业人数没有变化,中医从业人员并没有因为近几年医疗事业的总体迅猛发展而壮大,这个数据值得我们思考。

  “中医好,西医也好,中西医结合更好。”姚智代表建议,要注重中西医并重,中医的基本理论、技术方法以及蕴含的健康养生理念、科学价值乃至其治未病思维方式,对于当今增进人民的健康水平、促进世界医学科学的进步,以及调节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加快中医技术体系与产业体系建设,推广融入中医“治未病”理念的保健与生活方式。

  “陕西中医事业历史悠久,但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还存在机制不健全、模式创新不足、产业水平不高、人才紧缺等问题。百姓对中医药的基本认识较弱,要切实加强中医药基本知识普及,让老百姓了解认识中医。”姚智告诉记者,中医药在教学方面还应当回归传统的“望闻问切”,不能够用西医的培养方式教学。

  姚智建议,要加快队伍建设,做好中医药全产业建设,社区卫生、乡镇建设推广中医院,树立大健康理念,要从治病为中心向健康为中心转变。建立由省、市和基层中医专科专病诊疗中心构成的中医专科专病防治体系,健全中医药健康服务监管机制,建立中医药健康服务人才培养体系,建立适应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的职业技能鉴定体系。

  医院标识不能作为户外广告拆掉

  据介绍,西安市所有医院均开设门诊,多数医院还承担急救任务,开设急诊。为了方便患者就医,国家卫计委要求医疗机构必须在醒目位置设置标识。姚智代表建议保留医院标识。“西安市部分医院反映,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将医院的标识作为户外广告要求拆除,我认为医院标识应该保留。”

  “西安在西北地区医疗服务水平较高,有相当数量的患者来自省内其他地市和省外。且城市高楼林立,本就不易找寻医院标识,这就要求医院楼体上应该出现‘一楼多牌’。”姚智建议,医院楼体除标识医院名称外,还要标识“门诊”“急诊”等。如果取消“门诊”“急诊”这些标识,将给患者就医带来极大的不便,也不符合国家卫计委相关规定。因此,“一楼一牌”的原则不适用于医疗机构,也不利于患者就诊。

  提高社会救助患者医疗费用

  对于需要社会救助的患者,西安市有很多成功经验,并且较早的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措施。全市定点多家医院收治危重症的流浪乞讨患者。

  据姚智代表介绍,在市第五医院的社会救助科病区,流浪乞讨危重患者得到了及时的治疗及临终关怀,由于社会救助患者大都是病情比较严重的病人,治疗费已远远不能满足治疗需要。

  据统计,2016年市第五医院救治的无主病人人数为1121人,人均费用4320.02元,费用总额高达480多万元。“目前医疗救治费政府的补助标准是3500元,已不能够满足救治。”对此,姚智代表建议,提高社会救助患者住院医疗费用,申请政府将每一位患者治疗费提升至4500元。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