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发展形势,全市上下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奋发有为,加快推进“六大升级”工程,经济发展结下累累硕果,质量效益迎来新的提高、结构调整有积极变化、创新动能不断积蓄发展态势,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实现平稳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报告摘要
全市工业扩量提质、结构向好,三大开发区主战场作用进一步凸显,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三大重点产业产值增长16.3%,亿元以上企业产值占全市比重达95%以上。
●精彩回眸
2016年2月25日,自治区政府、南宁市政府与富士康集团有限公司在南宁签署富士康南宁科技园千亿元电子信息产业园投资协议。富士康南宁科技园千亿元电子信息产业园是富士康于“十三五”时期重点打造的具有“云”+“网”+创新创意创客特色的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将在富士康南宁科技园的基础上,建设打造融研发、创新创意创业以及制造、物流为一体的千亿元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可以预见,富士康这朵“富桂”之花将在“十三五”时期结出累累硕果。
●延伸阅读
开发区继续保持加快增长势头,成为主要支撑。2016年完成产值1913.9亿元,占全市工业的54.1%,拉动全市工业增长8.66个百分点,比重同比提高3.9个百分点,平均增长17.25%。
重点产业增长较快。2016年三大重点产业共完成产值1329.51亿元,占全市工业的37.59%,同比增长16.26%,增速高于全市7.45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渐成新动能,完成产值662.88亿元,同比增长14.48%。
亿元企业拉动力强。2016年产值超亿元企业633家,完成产值3393.05亿元,同比增长11.78%,贡献率124.59%,拉动全市产值增长11个百分点。富士康产值突破320亿元,成为全市首家产值超300亿元企业。
工业能耗下降幅度大。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5.5%,远超自治区下达下降2.5%的目标任务。
富士康、南南铝、源正新能源汽车、中车轨道装备、皇氏乳业等一大批重大项目有序推进,源正新能源汽车下线客车超400台,实现“南宁公交南宁造”;中车轨道装备完成13列地铁车辆制造,实现“南宁地铁南宁造”,南宁制造业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富士康千亿产业园、科天水性科技产业园等一大批重大项目签约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