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前三季度,深圳市新兴产业(包括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四大未来产业)增加值5515.61亿元,增长11.2%,高于GDP和规模以上工业2.5个和4.6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机器人增长27.6%,新能源汽车产量井喷式地增长了358.8%。与此相呼应的是,深圳智能装备广泛应用于通讯、汽车、新能源、家电、可穿戴设备、LED等行业制造等,逐步取代人工,迅速提升产品质量,大面积打破国外高端装备制造商的垄断。(2月28日中国质量报)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是兴国之器,是强国之基。大而不强,一直是中国制造的软肋。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制造业约占整个世界制造业20%的份额,在50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220多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显而易见,中国不论是制造业的产量、进出口,还是从业人数都在全球领跑,是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但另一方面,统计显示,中国商品有近80%仍以价格优势来赢得竞争,而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质量优势赢得竞争的占比高达56%,甚至是65%。从中不难看出,目前我国商品赢得竞争的质量优势依然占比较低。
不言而喻,在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传统制造走势低迷的情况下,中国制造企业需要从传统制造迈向智能制造,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基于此,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重点发展高端制造装备,智能制造装备,并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被称为中国版的“工业4.0”规划。显然,于深圳而言,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站在一个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在新一轮发展中应对挑战、再创辉煌,迫切需要以质量引领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创新、转型、品牌打破要素成本的制约,通过打造更高质量的产业体系、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供给,取得更高层次的竞争力,以满足更高品质、更多样的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