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法制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年底95%的办事事项“最多跑一次”;谋划14个重点发展先行区;推动5亿元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3月3日上午,东莞市召开更高水平发展十大行动计划推进大会。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吕业升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大行动计划推进落实上来,把握突围之机,凝聚突围之力,打赢东莞突围之战,推动东莞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发展。
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梁维东对全面推进十大行动计划进行了具体部署,要求细化责任分工,严格对照时间进度,逐项完成十大重点督办项目、30项重点推进工作。市领导姚康、张科、潘新潮、戚优华、白涛、郑琳、杨晓棠、殷焕明等出席会议。大会采取近年少有的三级干部大会形式召开,在各镇(街道)设分会场,通过电视电话会议开至村(社区)一级。
吕业升指出,十大行动计划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的创新实践。全市上下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握突围之机,凝聚突围之力,坚决推进十大行动计划,打赢这场突围之战。吕业升强调,推进十大行动计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系统推进,确保落地见效。
记者从会上获悉,当前,十大行动计划、十大重点督办项目和30项重点推进工作正处于从整体谋划转入具体实施的阶段,有一些已经初见成效。十大行动计划有哪些具体目标,重点督办项目和推进工作将带来哪些变化?记者对此进行了系统梳理。
打造法制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年底95%的办事事项“最多跑一次”
东莞将提高行政服务和行政监管效能、创新外商投资服务管理模式、全面落实权责清单制度、制定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管理清单、制定出台涉企收费目录清单、研究建设市级实体办事大厅、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经验等。
目标是力争今年底实现95%以上办事事项,群众和企业到政府“最多跑一次”、50%以上行政许可事项审批时限压减50%以上,到2018年底实现除特殊情况外所有办事事项,群众和企业到政府“最多跑一次”的目标,进一步优化东莞的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提升集约高效发展水平 今年推动5亿元以上工企研发机构全覆盖
东莞将实施重点企业规模与效益“倍增计划”和实施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育苗造林”行动。今年,将推动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研发机构全覆盖,到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比例提高到50%以上。
构筑园区统筹发展新格局 将谋划14个重点发展先行区
东莞将出台园区统筹片区联动协调发展的意见,将全市划定为六大片区,谋划14个重点发展先行区,全面梳理出各片区经济发展“引爆点”。同时,尽快设立规划、国土等部门派驻片区直属分局。建立市领导驻片区督导制度,开展市级审批权限下放试点工作,探索建立松山湖(生态园)与周边镇街统筹发展决策机制。
推动加工贸易创新发展 步步高今年产值有望突破2500亿元
目前全市5517家加工贸易企业中,36%的企业拥有自主品牌,32%的企业设立了研发机构,加工贸易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市出口七成以上。一批加工贸易企业发展为行业龙头企业,其中步步高集团今年产值有望突破2500亿元。
今年,要力争创建国家和省名牌名标60个、新增加工贸易企业境内外注册商标或引用母公司品牌1000个、境内外发明专利授权均超过100项等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