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促进“海外仓”模式创新发展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7-03-07

  随着我国跨境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海外仓”的概念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全国政协委员、厦门海事法院院长夏先鹏也一直在关注着这一话题,在昨日记者连线采访中,他表示,今年将就促进“海外仓”模式创新发展提交相关提案。

  “‘海外仓’初期投入较大,大多为实力较强的大企业所建,众多中小企业尚无能力自建‘海外仓’。此外,‘海外仓’人力成本高、流动性大,团队建设难度较大,也制约了‘海外仓’的建设运营。”夏先鹏说,我国电商出口产品通过“海外仓”模式,实现了价格和时间的优势。但由于外国对我国电商出口商品在清关、税法、质量等方面监管日趋严格,“海外仓”面临的国外政策风险也日趋增加。

  为此,夏先鹏建议,应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把“海外仓”建设纳入外贸转型升级支持范围,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在国家与地区间贸易商洽活动中,加强磋商,出台针对性双边协定与条约,为企业建立“海外仓”提供法律保障。加强风险预警与信息互动,通过商务管理部门的资讯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专门的信息引导及预警,减小贸易风险。

  对于企业建立“海外仓”所需要的各种材料、资格认证等,有关部门应给予积极支持,同时提供通关、减免审批手续等政策便利。积极研究出台“海外仓”建设工作推进方案,鼓励金融机构对企业建立“海外仓”提供更多低利率的融资支持;同时落实补助政策,为“海外仓”提供风险担保、设立风险基金等。

  此外,要努力构建“海外仓”引才机制,可发挥驻外机构和商协会的资源优势,培养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帮助中国企业了解和处理当地法律、税务、用工等方面的问题。还可推动中小企业和“海外仓”所在国当地的企业合资合作,或者以服务外包方式建立“海外仓”,“海外仓”的业务主要交由境外合作方经营和管理,同时积极为建立“海外仓”相应的配套体系如海外运营等搭建平台。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