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成都布局了9个方面的目标任务。其中第一项便强调了“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建设西部经济中心”。
成都对现代产业体系的定义,包括了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都市农业以及新经济。其中,将发展现代制造业摆在首要位置,并提出要坚持工业“一业定乾坤”,持续做大做强工业经济。
在成都市主政者看来,工业不仅是整个实体经济的核心,同时是一座城市经济健康发展的根基,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轴和能动轴。成都作为一个1600万人口的特大中心城市,难以离开工业经济的支撑,各区(市)县都应确立工业主导的经济结构。
中国制造2025:成都将实现三个转变
2016年,成都在全国范围内较早发布了地方版的制造业中长期规划——《成都制造2025规划》,提出力争用十年时间,实现产业倍增、质量升级,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制造业强市行列。
同时,上述规划将成都的目标任务划分了三个节点。第一个节点,是到2017年全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8万亿元,并成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
而2017年春节刚过,一个喜讯传来——成都已经完成了其中一个“小目标”:成功获批。
成都也由此成为继宁波市、苏南城市群和珠江西岸城市群之后,全国第二批、西部第一批试点示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