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17温州文博会的主论坛,峰会邀请多位文化产业领域的大咖作主旨发言。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胡剑谨到会并致辞。
浙江省创意设计协会名誉会长、省委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胡坚认为,温州文博会最大的特点就是设置了本次论坛。他说,文化产业说到底是一个思想产业,文化价值有六个关键词:创新、启迪、传承、艺术、时代、愉悦。胡坚说,某种程度上讲,温州需要的不是弯道超车,而是另道超车。文化产业就是另道,而文化产业需要讲好故事,需要异想天开,需要强化设计理念。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李杰认为,当前是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时代,文化产业要传达正能量,而不是简单的商业行为。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省创意设计协会会长吴海燕,浙江传媒学院互联网与新媒体研究院院长曾静平,浙江大学人文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傅建祥,中国文化新经济开发标准研究委员会主任赵迪,以及乐视控股集团政府事务副总经理、乐视网副总编顾婷婷等人,先后上台发言。
胡剑谨说,温州文博会已经成为浙江省最重要的文化产业展会。这次论坛的举办,使温州国际时尚文博会不仅成为文化产业项目展示交易的平台,也成为文化经济新思想交流碰撞的平台。
在温州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有三个方面的特点。胡剑谨将其概括为三个“有”:一是有空间。国家把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来抓,这是最大的机遇。虽然最近几年,温州的文化产业发展比较快,但就温州的产业市场和消费需求来看,文化创意产业在温州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当前,温州提出要巩固提升在全省的铁三角地位,文化创意产业大有可为。温州有巨大的市场空间等待挖掘。
二是有潜力。近年来,温州文化产业发展迅猛,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11年的116亿元,到2015年的209亿元,年平均增速达到15.93个百分点。温州还拥有多个国字号的文化金名片,如国家广告产业试点园区、中国教玩具之都、中国印刷城、中国商务礼品生产基地、中国制笔之都、中国工业礼品生产基地等。
三是有环境。自2012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就针对文化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并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十大新兴产业来培育,专门制订文化创意产业规划。不少传统产业企业投资文化创意产业。
胡剑谨认为,文创产业是绿色产业,体现在以较小的资源消耗带来社会较大的经济效益,温州更加注重发展文创产业。“绿色”还体现在以极小的环境影响,以及高附加值的文创产业,带给人们极大的精神满足。“绿色”还体现在以较少的人,产生更多的效益。温州的产业结构要调整,就必须要发展智力密集型的文创产业。文创产业还是开放的产业,体现在低门槛、无边界和高黏度。温州作为轻工产业发达的城市,要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将文化创意融入轻工产业,是一条重要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