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潼南区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发展战略,采取三项举措助力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日益突出,取得了明显成效。
出台激励机制,助力科技创新。”潼南区政府出台了促进科技创新创业实施办法,该办法明确规定: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分别一次性给予100万元、50万元奖励;对新认定的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一次性奖励50万元、20万元;对新认定的国家和市级创新型企业分别一次性奖励20万元和5万元;对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单位或个人,一次性给予200万元奖励。
积极筹措资金,助力科技创新。该区财政采取向上争取、本级奖补、业主自筹等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改善科技创新条件,不断提升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先后建成行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2家、国家级科技园区1个、市级科普示范基地1个、科技专家大院5个、科技示范基地20余个、市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2家、农业众创平台1个。近年来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县”、“科技富民强县奖励县”等荣誉称号。
足额安排预算,助力科技创新。该区财政把科技投入作为财政保障的重点项目之一,年初预算打满科技三项费用,留足科技专项经费。近年来,实施科技计划项目209个,取得各类科技成果236件、专利授权2566件、有效发明专利118件,培育科技型企业118家,24家企业获高新技术企业称号,27家企业被评为重庆市知识产权试点企业,6家企业被评为重庆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潼南工业园区被评为重庆市知识产权试点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