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拓展招才引智平台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7-04-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在神州大地上激流涌动。

  成都,作为四川首位城市,担负着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使命,一马当先,勇担使命,坚决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统揽工作,高标准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在发展理念、发展思想、发展战略上对表看齐,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创新发展。

  从天府新区上升为国家级新区、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建设成渝城市群、跻身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城市到建设天府国际机场、建设内陆自贸区……以创新驱动为引领,成都持续深化全面创新改革,推动着创新“车轮”不断转动,在丰厚着成都创新发展土壤的同时,激发着这里的创新活力加速喷涌。

  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

  2月10日,全球第二大晶圆代工厂格罗方德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12英寸晶圆成都制造基地项目在成都正式签约开工。投资累计规模将超过百亿美元的12英寸晶圆成都制造基地项目,将是格罗方德在全球投资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先进的晶圆工厂。

  这样的精彩在成都并非个案。4月7日,又一个百亿项目落地开工。在美丽的兴隆湖畔,成都科学城再添“重量级”项目——北航西部国际创新港项目,成都校地合作再传佳音,加快建设西部科技中心再添助力。

  百亿项目的接连落地与成都的创新驱动战略有着必然联系。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我市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把人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把人才工作放在全市中心大局来谋划和推动,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

  从顶层设计出发,以规划引领发展,我市制定出台了《成都市“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系统擘画了成都未来五年人才工作蓝图,确定了“十三五”人才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以政策创新为驱动,出台“成都人才新政十条”“成都人才36条”。目前,全市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大幅提升、引才新政推陈出新、育才方式不断更新,全球高端人才纷至沓来,成都人才工作已成功进阶全国第一方阵。

  4月伊始,诺贝尔奖得主、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者詹姆斯·沃森博士来蓉访问,并被四川大学授予了荣誉教授称号。沃森博士表示,愿意发挥自身优势,与合作团队一道,支持四川、成都大力发展高水平教育,积极吸引全世界优秀人才,加快推动技术、科研和教育领域的协同创新。

  在这之前,我市已牵手多位诺贝尔奖得主。2015年11月,成都高新区管委会与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杰克·邵斯达克教授签订战略框架合作协议,在成都高新区天府生命科技园建设“邵斯达克成都高新大核酸研究院”。2016年12月,世界范围内唯一使用诺贝尔奖得主迈克尔·毕晓普教授名字命名的癌症研究所落户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2017年3月,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医药诺创研究院成立,仅天府国际生物城就拥有诺奖团队2个。

  择全球英才而用之,在政策支撑之外,我市还以人才引育留用为根本,围绕“四中心一枢纽”建设主战场聚才用才。同时,拓展招才引智平台,持续举办“创交会”“海创荟”系列活动。针对本土人才特点,我市构建了有序突破、竞相发展的多层次本土人才培育体系,不断盘活本土人才资源、激发本土人才创造活力,形成了人才各展其长、各得其所的发展格局。

  以扶持服务为重点,全力构建创新创业良好“生态圈”。我市始终坚持服务人才就是服务发展的理念,不断把握人才成长规律,围绕人才需求导向,从完善双创平台、提供金融服务等方面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从创新治理方式、优化工作流程等方面为人才提供便捷的政务环境;从强化人文关怀、真心真诚服务等方面为人才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让天下英才近悦远来。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