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文化产业走向内涵式发展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7-04-12

  《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提出,深圳必须着眼于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走质量型内涵式发展之路。通过推动业态融合创新、做强做大市场主体、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打造国际知名文化展会品牌、完善国家级产业服务平台等多项措施,深圳文创产业近年来不断优化、转型、升级,持续释放强大的文化创造力。

  一、走质量型内涵式发展新路

  作为全国较早发展文化产业的城市,深圳早在2003年就将文化产业列为与高新技术产业、现代金融业、现代物流业并立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依托市场、产业和科技优势,深圳率先探索出“文化+”的发展模式,使文化产业在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中发挥出重要的示范作用。

  多年来,深圳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培育“文化+”新型业态,打造领军企业和知名品牌,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质量,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出新探索。“文化+”与“互联网+”作为两大驱动力,推动深圳文化产业的整体转型和升级换代,同时激发出更多的新型业态。

  二、“大项目驱动”夯实产业基础

  2016年12月,深圳再添一国家级文化产业平台项目:广东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深圳园区龙华项目启动,总规划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将重点发展数字技术研发、数字阅读、网络视频、影视、动漫游戏等数字出版产业,预计2017年底完成,入驻企业30家,园区年产值近20亿元。在龙华项目全部建设完成后,预计将入驻企业800—1000家,园区年产值将达到200亿元,纳税额近20亿元。

  2017年,龙岗区政府、华侨城集团、深圳市甘坑生态文化公司总投资300亿元,联合打造“甘坑新镇”项目,建设一座融合文化、科技、生态、旅游于一体的大型文化创意产业新镇。开心麻花华南总部也将落户龙岗。坪山区华谊兄弟文化城于2015年12月顺利开工,截至目前项目一期桩基工程已完成90%,2016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约19亿元。

  三、文化品牌效应凸显上市步伐加快

  近年来,深圳文化企业和产品屡获大奖、殊荣,品牌效应凸显。2016年,华强文化科技集团、华侨城集团再次获评全国“文化企业30强”,华强文化已连续蝉联7届,华侨城也已6届获此殊荣。中兴通讯、飞亚达、浪尖、创维、嘉兰图5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

  深圳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资本市场是不可或缺的助推器。近年来,优秀文化企业纷纷迈开上市的步伐:南山区上市文化企业已达20多家,成为全国文化产业的翘楚,冰川网络等公司已上市,高山水、盈富通、华曦达、嘉兰图等在新三板上市;福田区一批文化企业获得资本市场青睐,建艺装饰、亚泰国际等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深装总装饰、东文传媒、中汇影视等在新三板挂牌;罗湖区推动企业上市融资,挂牌新三板企业达到4家。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