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后发地区如何培育创新高地?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7-05-26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后发地区加快缩小与发达地区发展差距的迫切需要。2015年9月,广西与北京启动两地协同创新发展工作。当年底,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项目落户南宁。2016年7月24日,基地揭牌运营。

  中关村强大的品牌资源优势和轻资产、重运营的服务模式是基地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派出专业化团队运营,当地提供现有硬件载体。”南宁·中关村双创示范基地负责人王朝闻说,基地建设了协同创新展示中心、中关村信息谷雨林空间国际孵化加速器、创新汇、创新行等一系列平台,形成跨区域联动的线上线下协同创新网络,迅速吸引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进驻。

  虽是后发展地区,但广西不仅拥有农业、机械装备制造、铝加工等较好产业基础,还有面向东盟合作的区位优势。

  去年8月,基地企业上海明匠智能系统有限公司为南南铝业引入工业互联网技术和工业机器人技术,助力这个传统铝加工企业的智能化改造。公司董事长陈俊透露,公司与柳工集团、柳州五菱工业等广西企业进行了对接,意向订单数亿元。

  今年3月29日,基地又与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建“双创”校企合作基地,在承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推进协同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职业技术培训等方面开展合作。

  中关村还发挥金融支撑优势,与当地企业合作建立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基金,南宁也得以加盟中关村引导母基金。

  “仅仅一两年时间,一个念头就变为了现实,充分体现了发达地区与后发地区高位对接带来的互补空间和共赢成效。”南宁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李耕说,下一步,基地还将围绕推动重大项目落地、搭建创新创业服务交流平台等内容,打造成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继续深化协同创新发展。

  立足中南面向东盟 建设区域性国际化创新区

  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广西正全力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和“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中关村则有着全球化的创新生态体系,这使得基地不仅能够成为企业“走出去”的绝佳平台,也有望成为助推“一带一路”创新资源转化与合作的重要平台。

  温标堂的公司为老挝香蕉种植客户提供超过7万亩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解决方案及服务,并将陆续拓展到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明匠公司已获得泰国家电巨头TTC集团1.2亿元订单……

  “走出去”的同时还要“引进来”,基地加强了与国内各大创新城市以及美国硅谷、以色列特拉维夫、德国柏林、新加坡等13个国家创新城市交流合作。今年2月,中国—以色列科技成果(南宁)交流转化中心落户基地,搭建了为中国和以色列科技成果交流、转化服务的国际性服务平台。

  根据规划,到2020年,示范基地将全面建设成为高端创新要素的聚集高地、具有显著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区域性国际化创新中心。“通过引进欧美、东盟等国际创新区域的实践经验,推动南宁融入全球创新高端体系,力争五年左右基本建成立足中南、面向东盟的创新区。”王朝闻说。

  “南漂”增多 智力引擎推动基地创新深入发展

  三分之一时间在北京,三分之二时间在南宁,王朝闻笑称自己从当年的“北漂”变成了“南漂”。基地运营以来,从北上广等地来的创业人员逐步增多,不少在外地打拼多年的科技青年也纷纷回流。

  “80后”的韦顺是广西河池人,在北京上大学攻读计算机专业后,他先后在北京、深圳的互联网巨头公司工作了8年。看到家乡的创新发展,他毫不犹豫选择回到广西,“虽然客观上地域存在发展差距,但创新会极大地驱动发展,更应看到创新带来的产业增长潜力。”回到家乡不久,韦顺就将另一名老乡同学招揽到他所在的企业。

  后发展地区打造创新高地,人才是最薄弱的一环。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凭借创新带来的磁场效应,集聚海内外人才。“我们坚持对人才不求所在、但求所用。”李耕介绍。

  王朝闻说,下一步,基地还将进一步推进“带土移植”,努力争取让中关村的人才引进使用政策在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得到推广运用,通过培育智力引擎推动基地创新深入发展。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