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的宁波实践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7-06-20

  宁波是我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去年8月18日,工信部、中国工程院联合宣布宁波正式成为试点示范城市。这既是国家赋予宁波探路先行、探索创新的重大使命,也是宁波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发展新引擎,厚植发展新优势的重大战略载体。

  近一年来,宁波制造业探索富有个性的发展模式和路径。宁波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充分整合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各方创新资源,围绕制造业发展的重大、共性、关键技术需求,积极探索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通过对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众创空间、单项冠军企业的建设和培养,不断激发创新动能和活力。

  明确三大战略引领产业

  记者从宁波市有关部门了解到,《宁波市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实施方案》确定了“3511”新型产业体系。

  “3511”产业体系,即:加快发展以新材料、高端装备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三大战略引领产业,做强做优以汽车制造、绿色石化、纺织服装、智能家电、清洁能源等为代表的五大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培育以生物医药、海洋高技术、节能环保为代表的一批新兴增长产业和以工业创新设计、科技服务、检验检测、信息服务为代表的一批生产性服务业。同时主攻稀土磁性材料、高端金属合金材料、石墨烯、专用装备、关键基础件、光学电子、集成电路、工业物联网等八大细分行业。深化工业云、、物联网等技术的集成应用,推动制造龙头企业的跨界融合创新发展,推动中小企业制造资源与互联网平台全面对接,推动宁波市制造业转型升级。

  “一年来,宁波加快实施创业孵化载体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技中介服务平台建设等三大示范工程。围绕‘预孵化、孵化器、加速器、专业园’等科技创业孵化全链条,建设新型创业服务平台和专业孵化器。”宁波经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宁波有关企业联合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研究所,集聚全市新材料研发资源,建设宁波新材料产业联合研究院、新材料国际创新中心、材料基因工程技术创新中心、诺丁汉宁波新材料研究院、新材料中试工场等新材料科技创新平台。与此同时,强化技术转移、检验认证、科技咨询、科技金融中介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宁波科技大市场、新材料科技成果国际展示中心、瞪羚加速器技术转移服务平台、互联网+检验检测平台、科技金融广场、宁波市股权交易中心高新区分中心等七大科技中介服务平台。

  宁波新材料科技城按照“创新引领、错位竞争、产城融合、低碳智慧、开放共建”的总体思路,围绕“一心四区”的发展定位,即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新材料创新中心和宁波创新驱动先行区、新兴产业引领区、高端人才聚集区、生态智慧新城区,统筹产业要素、创新要素和生活要素的集聚,推进“一个基地、四大体系、八大平台”建设,着力将宁波打造成为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新材料创新中心。

  全球配置创新资源

  记者调查多家企业的一个感受是,基于自身产业基础和商业视野,宁波在实践“中国制造2025”的进程中,敢于和乐于放眼全球配置主体创新资源。

  宁波依托企业集团形成“跨国并购+政产学研金+产业化”科技成果转化方式,强化技术创新与金融创新相结合。强化跨国技术并购,强化跨区域合作与政产学研金合作,全面促进新技术新产品的产业化及推广应用,努力走出了一条开放式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科技成果转化之路。

  宁波均胜电子股份公司、宁波博威集团等通过海外投资和海外并购等方式,实现企业全球化发展目标。均胜电子近年来先后收购了德国老牌汽车电子公司PREH、德国软件公司INNOVENTIS、德国机器人公司IMA等公司,顺利实现主导产业的升级,一跃成为全球汽车电子行业的领军企业。

  宁波“以智引智”,聚焦新兴制造,放眼全球引进人才。宁波在美、德、日、澳、意等国家建立了海外引才育才工作站,每年两次通过海外工作站组织赴美国和欧洲招聘,引进一大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同时,充分利用外国专家技术人才的人脉和信息,与外国高级专家组织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引进更多该行业领域的专业人才,通过“以外智引外智”方式引进更高端的海外工程师。

  宁波双马机械公司通过已引进的德国SES退休专家华纳·舒纳马荷先生的引荐,高薪聘请了一位世界注塑机行业技术权威专家汉斯·沃泊先生,成功研发了中心锁模结构注塑机和长纤维在线混炼注塑机等,成为我国注塑机行业领跑者。

  2015年从英国回来的王鹂辉博士创立了航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他多次到宁波考察,他说,“公司致力于将航空技术应用在智能制造领域,助力‘中国制造2025’,希望在宁波有更多的发展合作机会。”

  宁波围绕区域特色块状产业把脉会诊,与国际知名制造业集聚区对接合作,帮助骨干制造业企业引进一批有针对性的海外工程师,带动片区先进制造业整体发展,形成连锁辐射效应。

  宁海县的塑料模具产业、北仑区的铝压铸和精加工产业,以及奉化的气动和液压元器件产业,通过市县(区)共建模式分为三个块状集群产业,与日本模具协会、意大利综合技术研发中心(CSMT)和德国流体技术传动和控制研究所(IFAS)建立人才合作渠道,为块状产业的发展提供国外智力支撑。

  产业基金贯穿创新全链条

  记者从宁波有关方面了解到,区域特色产业基金成为宁波产业与资本融合的一个重要载体和通道。

  宁波市已成立总规模为100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先行在工业信息基金、海洋经济、旅游、电子商务等4个领域分别设立专项产业发展子基金进行试点。首期额度21亿元,其中电子商务5亿元。

  宁波市电子商务产业基金的第一支子基金——宁波心元创业投资合伙企业(简称心元基金)完成第一笔出资。在4618万元的总投资额中,财政出资的部分不过1000余万元。记者从宁波市商务委了解到,心元基金总规模1.2亿元,电商基金出资3000万元,而余下的9000万元全部为社会资本。

  “宁波市电商基金由政府资金引导,专业母基金管理机构进行管理,撬动社会资本进入宁波。孵化的项目更多,投资的强度更大,原来5亿元政府资金可能只能投资20个项目;吸收社会资本后,可以投资100个项目。政府资金使用效率显著增大,产业影响的范围更广。”宁波市商务委电商处处长陈强宏说。

  盛世投资管理合伙人、盛世方舟主管合伙人谢作强认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宁波市电子商务产业基金的“四两拨千斤”,正体现了财政支持发展方式的转变。

  宁波市电子商务产业基金采用专业机构委托管理的方式进行运作。前期,委托第三方机构挂牌公开招标,应标机构通过专家评审、陈述答辩等环节,成功筛选出两家国内领先的母基金管理机构。谢作强所在的盛世投资就是基金管理公司之一。

  谢作强全程参与了电商基金的筹划与构建。在他看来,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通过母、子基金的传导放大,电商基金的设置有助于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作有效结合,进而推进宁波电子商务的产业转型升级和创业创新。与传统的政府专项资金管理方式相比,电商基金模式改变了以往专项资金“点对点”直接扶持和行政性分配,主要靠市场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