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每产出三台笔记本电脑,就有一台重庆造;今年前5月,重庆手机产量超过1.35亿台,仅次于广东。近年来,重庆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持续发力,实现逆势增长。这背后都离不开政府搭台、资本唱戏,三年来,通过发起设立6支专项基金,聚集85.53亿元投资资金,重庆产业引导基金为我市工业和电子信息产业积极注入新鲜血液,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在重庆宇海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的双桥厂区,生产线正有条不紊地运作着,几台机器人格外显眼。自动组装线上,只见机器手臂轻轻一压,就把铜钉埋在了笔记本电脑的机壳盖上。在没有投用机器之前,每一个铜钉都需要人工一个一个摆好,再进行热熔埋进去。
“每个机壳盖上需要埋20多个铜钉,光摆铜钉就需要4个人,还要两个人热熔。现在机器埋一个钉,只需要一秒。”宇海精密总经理李俊华表示。
自动化生产给公司带来了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2013年到2016年,公司营收保持着100%的年增长率,目前已经成为惠普、戴尔、宏碁、华硕4大笔电品牌的供应商,市场占有率达到12%左右。
“以前,笔记本电脑配套市场基本被外资垄断,作为本土纯内资公司,走到现在很不容易。”宇海精密董事会秘书李俊华有些感慨,“发展到现在,我们面临资金的缺口,迫切希望能引入外部资金和资源,帮助公司做大规模,加快进入资本市场。”此外,随着笔电企业的竞争愈加激烈,公司依托自身业务优势,正谋求多元化转型,转型方向包括汽车、家电配套业务等,也需要资本支持。
这家民企的运气不错,其亮眼的成绩引来了资本的关注。今年5月,重庆清研华业股权投资基金与宇海精密签订合作协议,增资1.5亿元。
重庆清研华业股权投资基金是重庆产业引导基金公司24支专项基金中的一支,由重庆产业引导基金公司、重庆天使投资引导基金有限公司、重庆理工大学、清华大学汽研院及所属金融平台清研资本和管理团队共同出资发起设立,由清研资本担任基金管理人,主要投资于科技产业领域。
清研华业投资部总监荣炜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投资宇海精密,除了因为其主营业务在川渝地区占据了一定市场,也与公司正谋求业务多元化转型有关。
对宇海精密来说,1.5亿资金“活血”固然重要,清研资本背后强大的技术资源,则是其更为看重的。“清研资本背靠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在汽车领域的应用技术研发有很大优势,包括智能化、网联化、新能源、轻量化等方面,一些研究成果能够与宇海精密结合,或是根据企业的具体需求开展一些科研项目的研发。”荣炜介绍道。
除了资金和技术,还有行业资源及渠道的深度整合。李俊华告诉记者,清华大学的汽车研究工程在国内比较有影响力,苏州汽车研究院在圈内也很知名,清研资本还组织了一个清华汽车创新企业联盟,不定期组织主机厂、创业企业、合作伙伴进行交流及对接,这对宇海精密的市场拓展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