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聚集效应已经突显
就在最近,我市两项与金融业有关的信息,备受业界关注。
一则消息是:今年上半年,我市有8家企业上市,全市境内上市公司45家,占了全省的37.2%。面对厦门上市公司呈现出的爆发式增长,上海证券交易所将厦门视为重点服务地区。
另一则消息是:我市发布的金融业“十三五”发展专项规划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金融业增加值超过600亿元,约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2%;社会融资规模余额突破2万亿元,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比重提高到25%。
专家看来,这两则信息向业内释放出一个信号:经过几年的快速健康发展,厦门金融业聚集效应已经突显,它一方面为厦门的千亿产业链提供强大的融资融智支持,其本身也在向成为千亿产业链冲刺。
在我市金融业强劲发展的势头下,人才聚集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金融业“十三五”发展专项规划中更是再次明确,要进一步拓宽金融人才引进渠道,为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建设提供智力保障。厦门的目标,是要打造成海峡西岸经济区最具创新活力、最具国际氛围的金融人才高地。
产业提升和人才集聚相互强化
蔡丽爽是一家证券公司高管,今年初,她申请到思明·青年人才公寓,入住新家。人才公寓精装修、设施齐全,是为人才量身打造的安居工程。
我市金融业目前取得的成绩,与市委市政府四五年前就开始实施的金融人才引进培育政策息息相关。我市明确了高层次紧缺型金融人才计划暂行办法,各级各部门多次出台有关政策,提出加大高层次金融人才引进培养力度,统筹兼顾引进高层次金融人才与激励本土金融人才。
在市委组织部牵头下,市金融办着力落实“海纳百川”人才计划优惠政策,切实提高高层次金融人才的工作和生活待遇,给予个人所得税、住房补贴等优惠政策,着力引进各类熟悉金融市场、精通金融工具的高层次、领军型、紧缺型人才。
金融机构是引进金融高端人才的平台,可发挥聚集人才的主体作用,这成为市金融办招商工作的重点之一。今年以来,积极推动渤海银行、菲律宾首都银行、台湾国泰世华银行等来厦设立分支机构,厦门金融租赁有限公司获批筹建,百亿级中石油海峡能源产业基金落户海沧。
引发企业入驻热潮的两岸金融中心(湖里片区),通过产业扶持、人才引进等多举措,吸引大批金融企业。入驻仅是第一步,以两岸金融中心为原点,湖里通过提供政策支持、智力服务、交易平台等举措,延伸金融产业链,从而共建一个多元化、多层次金融产业“生态圈”。
思明区也积极用好市级金融业政策,制定出本区人才政策。《思明区引进和扶持总部经济和重点产业人才暂行办法》实施以来,认定人才18名,兑现个税奖励、购房补贴、租房补贴共118.8万元。通过产业政策和人才政策双管齐下,产业提升和人才集聚相互强化,金融业不断爆发新动能。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