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为经济稳中求进筑牢安全之篱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7-08-16

  安全重于泰山。安全稳定是民生福祉的基石,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底线”。

  今年以来,深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东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加快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在日前召开的市委常委会上指出,时刻绷紧安全稳定这根弦,切实抓好政治安全、社会稳定、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

  打造金融运行安全区

  王伟中指出,特别要落实好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决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今年以来,深圳把防范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生命线,构建‘风险预判+专项整治+现场检查+组织保障’的全链条监管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深圳金融筑起牢固的安全之墙。一是协同监管,强化横向监管联动和纵向风险防控。二是从严监管。加强整治力度,对P2P网贷、交易场所、互联网资管、“虚拟货币”等多个重点领域共65家企业开展现场检查,约谈风险企业40余次。三是智能监管。全面推进非法集资监测预警系统、地方金融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全国率先制定P2P网贷、小贷、交易场所监管报表体系,并利用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主动识别和防控新兴金融领域风险。四是制度监管。研究制定P2P网贷的备案登记管理办法、催收行为规范、私募基金业发展管理办法等制度政策。

  “市金融办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以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以强化金融监管为重点,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为底线,全面推进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打造金融运行安全区。”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一是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加快建设非法集资监测预警系统、地方金融监管信息系统;联合研发“地下钱庄”资金异动监测系统,提高打击精准度。二是健全金融风险防范联合会商机制,争取充实地方金融工作力量,加强跨部门统筹和市区联动,全面摸排各金融领域潜在风险点,找准银行、证券、保险、互联网金融、股权投资、交易场所、小额贷款等七大领域以及福田、前海等八个重点区域的风险企业,加强风险防控的针对性;加大非法集资举报奖励和普通投资者教育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公众知晓率和参与度。三是探索在商事登记环节设立准入门槛,从源头上把控金融风险,形成事前、事中、事后闭环监管链条,构建地方金融监管长效机制。

  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底线

  今年以来,为了力保安全稳定,尤其是确保不出现重大公共安全事故,深圳上下动员,全面铺开危险边坡和地质灾害、地面塌陷、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消防重点区域安全、建筑施工及老旧房屋、电气线路消防安全、粉尘涉爆、有限空间、锂电池企业等十大专项整治,针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持续保持高压,加强整治力度。

  确保长治久安,离不开制度的保障。市安监部门进一步完善《深圳市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主体规定》,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建设;发布实施《深圳市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不良记录“黑名单”管理办法》,加强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三是发布实施《深圳市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试点工作方案》,推进安全生产社会共治体系建设等。

  从今年上半年统计情况看,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呈好转势头,出现三个“下降”:各类事故死亡人数下降明显,下降幅度达到18.28%;生产经营性事故四项指标全面下降,同比下降幅度分别达22.98%、23.63%、34.01%和51.97%;大部分区生产经营性事故死亡人数下降。

  “整体向好,但依然严峻。我们将采取一系列举措,不断强化安全生产工作,加快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动我市安全生产形势实现根本好转。”市安委办有关负责人表示。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