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发展会展业,是“以一流状态建设一流城市”之必须。为了更好地建设“会展之都”,杭州市积极推进会展业立法,《杭州市会展业促进条例》日前经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会展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一种规模化的交往沟通活动,会展业是公共利益目的性和市场经济规律性的有机统一,是产业升华发展的推动力。2016年6月8日,全球会展人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节日——首个“全球展览日”(Global Exhibitions Day)。这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事件,也可见会展、展会和会展业越来越具有现代性。
杭州“赛事之城”建设的重要性同样不言而喻,要建设“国际会议目的地城市”,就离不开“赛事之城”的建设。今年9月3日至9月16日,第十三届全国学生运动会在杭州举行;2022年,杭州将举办亚运会。人来得多了,城市也就活了。正在天津进行的全运会,共约10200名运动员参赛;还设立了群众比赛项目,约有8000名大众选手参与角逐——这是竞技体育和全民体育共同的“盛宴”,也是城市集聚力和辐射力大幅度提升的契机。
在注重“会展之都”与“赛事之城”建设的同时,杭州还应注重“修学名城”的建设。这里的修学,即进修培训学习之义。各种各样的修学班,为杭州带来巨大的人气,尤其是G20峰会之后,来自全国的各种培训班、修学班、研习班,非常火爆。尤其是浙江大学举办的各类培训班非常受欢迎,高峰期学校里的教室根本就容纳不下,要借用校外的。浙大已然成为了不折不扣的“修学名校”,那么浙大所在的杭州,应该进而成为“修学名城”。
以学习进修、教育培训的方式吸纳人气,这是一座城市提升文化影响力、创新竞争力、人才吸引力的重要路径。放眼全国,有些一流的大学,一年举办的各种各类培训进修班多达八九千个,以每个班50人、学习一周的时间计算,这是多大的人员吸纳力!浙江大学是全国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基地,办班能力、培训能力在全国高校里也是数一数二的,足以比肩清华大学,为杭州吸纳了巨大的人气。然而,杭州还有好多高校尚未很好地开展面向全国的培训、修学、研习工作,师资的力量还没有充分地利用起来,其发展潜力很大。
当然,我们说建设“修学名城”,不仅仅局限于高校,应该是普遍地重视和开展这项工作。杭州有万松书院等诸多从历史到现实的书院,书院本身就是学习场所,那么在书院可以开展常态化的修学教育,而不是偶尔以“讲堂”的方式开讲座。杭州不仅有着西湖、大运河这样一流的风景名胜、文化景观,而且有着诸多优质的教育资源,开展面向全世界的“修学游”有着巨大的优势。杭州作为创新活力之城,在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领域站上了世界之巅,创新方面的教育培训有着巨大的吸引力;由马云、柳传志等发起的“湖畔大学”,是高大上的修学场所。“这是杭商代表浙商的时代”,由宗庆后任校长的“杭商大学”,汇聚创业大咖、业界精英,一起学习,一路同行,一直前行……
杭州是学习型城市,打造“修学名城”处于优势地位。对于个人而言,修身为始,修心为上,修学为本。到杭州修学,除了专业的精进,还可以品读城市文化,触摸城市历史,感受城市心跳,倾听城市故事,欣赏城市风景,追逐城市创新,共享城市盛宴……于人于城,实乃双赢。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