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用岗位引人事业留人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20-12-25

  复杂变局下的世界,我国正进入新发展阶段,更加需要科技支撑与创新动力,因而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集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昨天,由市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指导、市海聚英才发展促进会主办的2020海聚英才创新创业峰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对上海人才引领发展战略进行了推介,并向全球发布了高层次人才需求岗位目录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向全球高层次人才发出“求贤帖”。

  科技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持

  1983年,库尔特·维特里希博士第一次访问上海。30多年过去,在上海,年轻的科研人才竞相涌现,这令身为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教授、上海科技大学特聘教授的他印象深刻。“回顾过往,我们应当牢记,建立优秀的学术传统很重要,这必将有助于提高上海科技成就的国际影响力。”

  疫情影响下,海内外一批年轻科学家在研究生涯上面临着新的选择,维特里希博士认为,许多优秀人才或许会将科研生涯的重要时期转移到国内,“如果他们在上海拥有理想的职业发展机会,一定可以大大提高上海科技发展水平,这需要科研机构和政府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上海是全球创业者的家园,创新创业大会是促进上海人才计划持续发展的平台。”武岳峰资本创始合伙人、上海海聚英才发展促进会执行会长武平在主旨演讲中表示。同时他也希望,在海内外人才的支持下,浦江两岸未来能遍布“硬科技”企业,更好服务国家战略。

  开放政策提升人才获得感

  要建设世界级的人才高地,实施更加开放、更加便利的人才政策是必由之路。

  峰会现场,两位外籍专家获颁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现在,我感觉自己更像一个生活在上海的本地人。”专家表示,自己拿到“绿卡”后生活一定会更加便利。

  在国家公安部、国家移民局的支持下,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已率先在浦东试点“人才举荐”“人才自荐”“重点单位推荐”等新机制,为外籍人才办理永久居留证。

  以往,因在创业期内没有聘用单位而无法办理工作许可的问题,困扰着不少来华的外国人才。在国家科技部、国家外专局的大力支持下,市科委、市外专局在全国先行先试,率先允许浦东试点为外国创业人才及团队申办工作许可。上海创徒丛林创业孵化器引进的两位日本人成为首批领证的外国创业人才。据悉,这项政策已在浦东试点,下一步将根据试点实施情况总结经验并在全市推广。

  此外,上海市外籍人才薪酬购付汇便利化试点也在峰会上正式启动,为外籍人才提供可分次、可跨行、零审单的“一件通”薪酬购付汇服务,让他们能够享受无证薪酬购汇。

  营造“人人出彩”良好环境

  汇聚全球人才不仅需要发挥好政策的导向作用,更要筑巢引凤,营造“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的良好环境。如何用岗位引人、用事业留人便显得至关重要。

  此次峰会发布了高层次人才需求岗位目录,向全球高层次人才发出“求贤帖”,目前已征集了1707家单位、10040个高层次人才岗位。除了峰会现场,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等国中国使领馆的留学服务网也同时向全球发布上海高层次人才岗位需求。

  除了汇聚全球人才,更要汇聚全球智慧。上海大力实施“企业出题、政府立题、人才破题”的协同机制,聚焦重点产业领域,征集了800余家企业、2400余个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需求,总金额逾40亿元。当天的峰会发布了这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邀请海内外优秀人才踊跃“揭榜”,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0“科创投”杯海聚英才创业大赛也在峰会现场宣布了获奖名单。上海50家投资机构发起成立的“海聚英才”创业投资基金联盟则通过大赛从海外引进50个项目落地上海,达成投资意向超过30个。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