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 互联网+催生西宁经济新业态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6-11-04

  在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西宁市各种新业态经济层出不穷。其中,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业态的普及和发展,让不少市民足不出户,在家就能购买到想要的东西,日子越来越舒坦。

  电子+外卖式走进寻常餐饮

  11月1日,在海湖新区福街一家米粉店,老板娘赵女士正坐在电脑前,点击鼠标确认从美团外卖商户端提醒的新订单,1秒钟之后,一台便携打印机里,吐出了印有订餐人信息和菜品详情的纸条,传往后厨。15分钟后,米粉做好,外卖员取走,在15分钟内送到顾客的餐桌上,一单交易就完成了。

  赵女士每天以这种方式售外卖,最多的时候可以卖出100多份外卖。以前,她也经营过一家传统餐馆,但近两年生意不太好做。不得已,她辞退了两名服务员。其实这家店的米粉味道不错,但因距离市区较远,都是附近的人来吃,所以生意一般。

  就在赵女士为客源一筹莫展时,“外卖”这个陌生的字眼进入她的视野。几番考察和思量,赵女士加入了外卖行列。现在,赵女士不用再为客源担心,因为吃过她家米粉的客人都在网上给予了好评,慕名而来的客人越来越多。“我这是沾了‘互联网+’的光呀!”赵女士笑着说。

  集群e家智慧生活网便利便捷

  每天下午快下班时,家庭主妇、“煮夫”们总会纠结,下班后去超市或农贸市场买点啥。现在,只要市民当天12时前上网购物,下午下班回家就能在指定箱柜里取到新鲜蔬菜。

  箱柜设置方是青海葛源祥省心配送公司。工作人员说,蔬菜箱柜有两把钥匙,住户一把,配送员一把,您只需点击网站订购,安全新鲜平价的蔬菜就会送到住户专用箱柜。这样的柜子如今几乎覆盖城南新区所有新建小区。

  在社区,西宁市整合社区内各类商业服务资源的“集群e家智慧生活网”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信息服务、网络购物、商品配送等服务,使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优质的个性化服务。仅开通一年,该网站零售额就达百万元。

  目前,西宁市比较成熟的线上和线下电商平台有20多家,涉及行业有轻工纺织、家电及小型机电产品、食品用品、高原特色产品和土特产品、蔬菜瓜果、肉禽蛋奶等农产品及进口产品等。

  跨境电子商务风生水起

  与此同时,近几年,西宁跨境电子商务消费也得到快速发展。青海沃玛亚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河南郑州保税国际注册成立,并与今年年初在海湖新区黄金口岸开设2000平方米的进口商品直营店,汇集进口商品两万余种,店内商品均与郑州保税国际执行统一价格;青海西海国旅进出口有限公司借助上海自贸区的有关政策,在省城黄河路开设进口商品体验店,经营的进口商品有一千余种。

  据西宁市邮政局提供的数据,西宁市跨境电子商务海外直邮包裹去年的进口同比增幅达到186%,跨境电子商务个性消费需求潜力较大,奶粉、红酒、化妆日用品备受青睐。

  在线新服务模式继续增长

  电子商务发展风生水起,网络约车、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等新服务也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10月31日,小谢夫妇准备前往三亚度蜜月。出发前一天,小谢就通过打车软件预约了一辆车。

  如今,出门坐“滴滴”已成为不少人的首选。下载“滴滴打车”的手机APP软件,用手机提前预定的士到达目的地。这种“互联网+交通”的模式,带给市民全新的出行体验。

  马建平是一名出租车司机,作为一名老司机,这一次他也“潮”了一把。他用手机连接上了出租车的系统,将“滴滴打车”这款互联网软件用于他日常的生意当中。

  传统经济和“互联网+”紧密“相拥”,不仅带给市民更加智能、更加便捷的生活体验,也为西宁市经济结构调整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前三季度,西宁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6%,其中,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93亿元,增长40%,其中BTB交易额137亿元,网络零售额56亿元。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