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商机无限。连日来,缅甸、老挝、柬埔寨等东盟国家及中国国内各省市借力东博会,举办了一系列经贸推介会、对接会、招商洽谈会。值得注意的是,英国、哈萨克斯坦等国也在邕举办相关活动,利用“南宁渠道”觅商机、求发展,开展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东博会成为南宁乃至广西一张“金名片”,经贸合作“助推器”的作用正日益显现。
平台效应
把国内产品卖到东盟去
借力东博会,中国与东盟国家在产品、市场、资金等方面实现了无缝对接,东博会也助力国内企业更好地走出国门,进入广阔的东盟市场。
9月12日,甘肃省水果、蔬菜、中药材及国际产能合作推介会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向国内外重点推介甘肃省的水果、蔬菜、中药材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和发展前景。 “早在去年,通过东博会的牵线搭桥,我们和国内外的客户已经达成了合作。”甘肃天水的客商焦玉中是第二次参加东博会,这次他不仅带来了自家的产品,还希望能寻找到适合的科技公司进行合作,加快推进天水苹果的培育。
9月13日上午,在陕西—东盟果品推介会上,陕西企业带来了苹果、红提葡萄、大枣等,70名来自东盟和欧美国家的农业产品采购商前来参会。
“我们的水果都是从陕西进货,再出口到越南、泰国等地。”在现场,南宁水果代理商张柱英对东博会平台也是赞不绝口,“东博会就像一张‘金名片’,每年吸引大批优质客商、投资商前来,让我们能了解到更多优质水果的第一手讯息!”
据悉,陕西果业每年都组团参加东博会,并多次在南宁、凭祥举办推介会。在东博会平台的助力下,陕西水果每年通过凭祥口岸向东盟国家出口近25万吨,总值近8亿美元。另外,广西和东盟国家的水果也源源不断地销往陕西。
东博会就像一条流动的丝带,将国内客商和东盟市场联系在一起——天津市会展环境推介会、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河南—广西特色产品采购会等相继在邕举行,多个项目签约落地,促成一批合作,经贸实效惠及各地客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