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安徽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加挂合肥上海产业园牌子。批复明确要求,安徽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产城融合、节约用地、生态优先、以人为本、宜居宜业”的要求,重点发展现代商贸、现代物流、现代制造业等产业,积极借鉴学习上海等发达地区管理经验,并在管理体制、运营模式、营商环境、队伍建设等方面探索创新,全力建成合肥上海双城合作、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对外开放平台。省政府关于合肥上海产业园的批复标志着肥东县在参与合肥上海双城合作中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为加快推进双城合作和承接产业转移夯实了载体空间。
缘起
上海市政协提出“双城合作”新概念后,迅速得到合肥市政协的积极回应。两地政协分别组织课题组,对双城合作的框架和总体思路进行深入研究。2016年2月,肥东县政协率先向合肥市政协建议将双城合作向县区拓展并被采纳。在市政协的牵线下,肥东县政协主动与上海市闵行区政协开展交流、合作,并取得了一定实效,为上海合肥“双城记”精彩上演作出了自己的努力。
行动
同年4月,肥东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干文宏在率队赴闵行区学习考察后,主持起草并向县委县政府提交了《关于建议肥东县与上海市闵行区开展全面战略合作的报告》。6月下旬,肥东县十二次党代会中就提出:“要紧抓与上海市闵行区‘双城合作’的机遇,以高速梁园道口为节点,启动建设合肥上海产业园。”紧接着,7月5日,肥东县委县政府决定成立合肥上海产业园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副书记、县长孙良鸿任组长,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干文宏任第一副组长,县委常委、安徽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韩东亚任常务副组长,成员涵盖20位县直部门和乡镇的主要负责同志。
2016年7月13日,上海市闵行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祝学军,副主席潘金平率部分委员企业家来肥东考察交流,两地政协签订两地政协合作交流备忘录。此后,肥东县政协、闵行区政协又进行多次互访交流,签订了两地政协合作交流备忘录,举办了书画联展。正是两地政协的主动作为,为党政部门的合作搭建了平台。
规划
2016年12月,肥东县委、县政府决定将安徽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规划范围向该县北部拓展延伸,与正在筹建的合肥上海产业园融合发展,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合署办公,以打造“国家跨省双城合作示范区、合肥产城融合生态引领的经济增长极”。
2017年3月,安徽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合肥上海产业园)总体发展规划(2017—2030)正式出炉,规划总面积117.83平方公里,其中撮镇园区47.26平方公里,拓展园区70.57平方公里(梁园、店埠、牌坊、石塘等乡镇部分区域)。
合作
2017年4月11日,县委副书记、县长孙良鸿率队赴闵行区考察,安徽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合肥上海产业园)与上海莘庄工业区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跨区域联动、产业转移、招商引资、贸易物流、管理体制等方面开展合作对接。为贯彻落实全县招商引资暨开发区发展大会精神,深入推进合肥上海双城合作,2017年9月,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干文宏带队赴上海市浦东新区开展招商考察活动,对有意向外迁企业进行考察。目前,洽谈和落实了一批招商项目,相继签约了万科物流、红星美凯龙智慧物流园、中国(肥东)跨境电商园等项目,达成意向投资项目超500亿元。
推进
2017年8月,县政协组织开展提案督办活动,其中叶海松、高树强两名政协委员“关于加强安徽商贸物流开发区(合肥上海产业园)道路建设”的提案引起主席会议的关注。县政协主席干文宏决定对该提案进行领衔督办。提案督办会议指出,建设合肥上海产业园已经成为全县人民关注的重点,对两位委员的提案进行督办,目的就是对合肥上海产业园的持续关注和不断深化,以期政府的行动更加积极,措施更加有效,以道路建设为突破口更好更快打造合肥上海产业园。会后不久,县政协向县委县政府提交了报告,建议科学合理规划,加强组织协调,尽快启动路网建设。县委的高度重视、县政府的积极行动和县政协的持续助推,加快了合肥上海产业园的建设步伐。
前景
“产业园对肥东县、对合肥市而言,都是一个全新的平台。一方面作为双城合作的落地载体,全面承接上海产业转移,涵盖工业、农业、商贸服务业、物流业等众多领域。同时架起合肥与上海沟通协调的桥梁。”肥东县委常委、安徽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合肥上海产业园)管委会主任、党工委书记韩东亚说。“另一方面,作为先行探索的试点,更多是要学习上海先进管理理念和体制机制,以及人才交流模式等,助力合肥迈向国际化,真正落实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并成为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点睛之笔。”
思考
为什么肥东在推动“双城合作”方面能够取得如此成绩?首先肥东与闵行往来密切,人缘相亲,地缘相近,闵行、肥东双方经济发展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广阔,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其次肥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与闵行区开展合作交流,迅速行动,从成立筹备小组,到完成规划,启动建设,一气呵成;第三是积极对接,肥东县委、县政府、县政协多次对接,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对接交流,注重抓好落实,签订协议,配套出台各项政策。从筹备到成果,肥东县速度快、成效大、步行稳,被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决策》期刊称为推动双城合作的“县区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