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记者从重庆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暨电商精准扶贫工作现场会上获悉,今年1-8月,重庆市农村产品网络零售额达58亿元,同比增长83.1%。由此可以看出,重庆市围绕“电商+”消费、脱贫、产业、主体、服务,加速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已显现成效。
电商+消费
乡镇村电商服务站覆盖率达75.5% 9月27日,重庆市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在铜梁区揭牌,该中心旨在打造一个市级农村电商服务平台,解决重庆市农村电商发展分散、农产品集聚力欠缺等问题。
“当前,重庆市已建起市、区(县)、村三级电商体系,以优化农村现代流通网络,适应农村消费结构升级。”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构建新型流通体系,一方面,重庆市与阿里巴巴、京东、中国邮政等大型企业联手拓展农村市场;另一方面,则支持区县依托本地商贸龙头企业发展农村电商,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增加有效供给。
目前,重庆市已建成集孵化、培训、数据分析、网货生产等功能于一体的县级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23个,建成乡镇村电商服务站点6071个,覆盖率达75.5%,有效促进了农村电商消费。
电商+脱贫
明年上半年实现贫困村电商服务网点全覆盖
在今年举行的全国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经验交流会议上,农村电商被强调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
如何让农村电商更好地助力精准扶贫?重庆市探索出“六个优先”,即贫困区县优先纳入国家示范创建、贫困村社扶持资金优先安排、贫困镇村电商站点优先布局、贫困群众电商技能优先培训、贫困区县特色产品优先销售、贫困农户就业岗位优先提供。
在“六个优先”下,重庆市14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纳入国家示范创建范围,安排中央专项资金2.8亿元;切块市级专项资金6000万元,对贫困村电商扶贫给予优先支持;建成贫困村电商服务站点1264个,贫困村覆盖率达65.9%;培训贫困户2.3万人次,帮助贫困户销售农产品5.6亿元,2.9万户贫困户实现了增收。
“目前,重庆市1919个贫困村还有670个村没有电商服务站点。接下来,重庆市将加大政策措施力度,加快贫困村电商建设,争取到2018年上半年实现重庆市贫困村电商服务网点全覆盖。”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电商+产业
以销促产服务现代农业
随着农村电商的发展,网络预售成为不少区县销售农产品的新方式。在城口、巫溪等区县,认养城口土猪、代熏腊肉等网上活动,正推动当地订单农业发展。
“发展电商,不仅能促进消费,还能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市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农产品公共品牌的打造、线上线下联动促销等活动的开展,电商正成为促进农业发展的新动力。
为适应电商消费,重庆市已培育区域农村产品公共品牌22个。如云阳县推出“天生云阳”区域公共品牌,对“三品一标”进行电商化改造,成为农村电商“网红”。
而一系列的线上线下联动促销活动,则让更多农户尝到甜头。如奉节县通过开展聚划算、电商网络脐橙节等营销活动,1年内销售奉节脐橙3万余吨、创收2.4亿元;而通过“汇聚重庆”“巴渝火辣诱惑”等多场聚划算促销活动,“村红直播”“电商进农村赶集”等节庆活动,则让更多重庆农产品走向全国市场。
电商+主体
重庆市涉农网商超过2.5万户
随着电商红利凸显,越来越多的农村电商主体不断涌现。重庆市通过引进知名平台、培育地方平台、发展壮大网商等方式,使农村电商市场主体数量骤增。
企业方面,阿里巴巴、京东商城、苏宁云商、中国邮政等知名企业与重庆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农村淘宝、京东帮等项目落户20余个区县;香满圆、天农八部、武陵生活馆等本土地方特色电商平台不断创新发展、做大做强。目前,重庆市涉农电子商务企业达230余家。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