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推进。通过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至2016年底,共引进3000多名高层次人才,设立博士后工作站25个、院士工作站9个,培养博士、硕士580多名;累计引进省市创新科研团队数量53个、创新创业领军人才55个,快速形成了学科优势、领域前沿高地和产业人才优势。
研发人员数量显著增长。2016年,东莞R&D活动人员数7.3万人,比2012年增长28.1%;每万从业人员中R&D人员数量为111.8人,比2012年增加21人。
2016年,我市全社会R&D经费总量164.8亿元,比2012年增长98.5%;R&D经费投入总量在全省稳居第4位。
2016年,东莞R&D经费占GDP比重达到2.41%,在全省的排名从2012年的第7位跃升至第3位,仅次于深圳和珠海,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8%)0.33个百分点。
科技创新平台数量居全省第3
目前,东莞有科技创新平台(采取校地合作、协同创新的方式与国内著名高校院所合作组建新型研发机构)32个,比2012年增加了1倍,数量居全省第3位。累计服务企业超过2万家,创办和孵化企业641家,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收入达72.95亿元;建有科技企业孵化器59个,比2012年增加5.6倍,孵化面积达15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数量超过1500家;国家级、省级众创空间总量19家,居广东地级市首位。
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明显增强。与国内100多个高校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组建31个省部产学研示范基地,10个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21个省级以上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专业镇创新平台特色明显,截至2016年底,累计建设3个专业镇创新服务平台和12个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认定34个省级技术创新专业镇。
报告显示,东莞科研成果不仅数量快速增长,而且质量显著提高。2016年,东莞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1.7万件和0.37万件,分别比2012年增长203.6%和164.3%。
东莞每万人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20.63件和4.46件;国内有效发明专利量1.1万件;获得国家和省专利奖共11项,省科学技术奖4项;拥有注册商标7603件;形成国家或行业标准154项。
每年20亿元实施“科技东莞”工程
十八大以来,东莞加强建设科技发展的政策引导。市财政每年安排20亿元实施“科技东莞”工程,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企业科技创新;安排10亿元实施“人才东莞”战略,重点引导创新科研团队项目。同时设立总规模20亿元的创业引导基金、2亿元信贷风险补偿资金等专项资金,从高企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孵化器建设、科技金融融合等方面推进科技创新发展。
与此同时,东莞突出主体培育。实施高新技术企业“育苗造林”行动计划,对高企在研发、专利、人才、融资、用地等方面进行倾斜扶持。例如,去年为540家高企减免税额约18.63亿元,为601家企业办理研发费加计扣除54.52亿元,争取到省财政研发补助4.12亿元。
实施“三重”项目建设,吸引了一批大型科技企业和科研项目落户东莞,例如华为终端、华贝电子等大企业落户松山湖高新园区并设立了研发中心。大企业大项目效益逐步显现,拉动东莞研发投入快速增长。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