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两届“互联网+”博览会上,南海元素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无论是智能机器人还是智慧家居,南海企业的产品不断升级,“互联网+”新技术和新模式应用广泛。企业之外,区域对互联网相关产业的“集结”效应也非常明显。就在一个月前,南海高规格举办了及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工作推进会,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加入南海阵营,将在数据使用服务智慧城市建设上发挥作用。
互联网+南海打响了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新经济培育的“双响炮”,不仅推动了传统产业跨界发展,也让、电子信息、智慧安防等互联网相关产业有条件成为未来的发展支柱。
“互联网+”向实体经济下沉 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互联网+风向真正向实体经济“下沉”,才能在企业转型升级中发挥作用。南海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南海已有很多企业率先行动。2016年,南海先后推动朝野科技、中格威、瑞洲科技等7家企业获市互联网+培育专项扶持,树立了维尚的“家具个性定制”、志高“云空调”、林氏木业成为全市乃至全省“互联网+”典范。
位于佛山高新区的广亚铝材厂尝到了“互联网+生产”带来的甜头。在铝型材生产领域,挤压生产工艺占生产过程的70%,而其中“料况”是影响产品质量最为关键的一步。借助与航天科技集团的深度合作,广亚铝业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研发出行业首创的智能上下料设备——移动式智能物料搬运系统,一条原本6人的生产线现在只需要2人,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联合。由于生产过程全部采用了智能化、数据化实时联网,车间整体生产效率提高近20%,成品率提高12%,极大地节省了企业人工成本,提高了企业生产和流转效率。
生产技术的改进,带来的是产品质量提升。如今,广亚铝材的部分产品已成功运用在航天科技领域。广亚铝材董事长邝丽霞表示,他们最终的目标是人员减少50%,能耗节约30%,质量成品率提高到85%以上。
与广亚铝材不同,总部位于南海九江的林氏木业在“互联网+”应用的成绩则更多体现于其销售模式。去年“双11”当天,林氏木业在天猫的销售情况全程领跑其他同类品牌,最终以6.1亿元总成交额,再次刷新销售记录,成功拿下“四连冠”称号。与互联网的结合不仅直接带来了销量的提升,也增加了品牌价值。
的分析和应用也为企业在产品设计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林氏木业在6月份左右就要根据销售数据决定当年的“双11”主打产品,然后发单到制造企业,提前生产。而在“双11”促销期间,林氏木业也会根据每款产品销量进行实时调控,以配合后方生产。
“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 产品装备智能“大脑”
除了在生产效率、营销模式方面推动制造企业转型升级外,南海企业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也体现在智能化装备、智能化产品的生产领域。利用互联网技术,为产业装备上智能的“大脑”。
装备制造业是南海“互联网+”技术应用的重点领地。以机器人产业为例,南海区有着许多细分行业的“隐形冠军”。例如泰格威机器人专注先进焊接,利用互联技术为机器人安装了柔性焊接的“大脑”,让机器人操作更加智能化; 艾乐博将冲压机器人引入到小家电生产线,配备“傻瓜式”操作系统,为企业提供智能工厂式综合解决方案; 新鹏机器人针对陶瓷、洁具、五金、卫浴等行业开发机器人集成应用系统,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让机器人可以“智能学习”,取代人工……“机器人+智能控制”的集成应用让互联网技术在南海智能装备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机器人属于直接服务于产品制造环节的装备产品。与市民生活直接相关的“芯”技术也是互联网技术的重点应用领域。在此方面,南海通过高端人才的引进、科研平台的搭建,实现技术的直接突破。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