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国家统计局公布今年前三季度经济数据之后,截至目前,已有27个省份公布了今年前三季度GDP成绩单,其中22个省份GDP增速超出“国家线”。从经济总量来看,排名前两位的是广东、江苏两个经济大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六万亿大关。
江苏经济在稳定增长的同时,更加突出质量效益中心,更加注重企业效益、民生效益、生态效益,增长的含金量不断提高。
国家统计局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国民经济稳中向好态势持续发展。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5932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增速与上半年持平,比上年同期加快0.2个百分点。
在公布的27个省份中,有22个省份前三季度经济增速在7.0%以上,跑赢了“国家线”;低于“国家线”的共有5个省份,分别是北京、河北、天津、甘肃和辽宁。与上半年经济增速相比,贵州、西藏、重庆、云南、安徽、四川、陕西、河南、福建、宁夏、广东、湖南、青海、广西、河北、天津、甘肃17个省份均有不同程度回落。
增幅扩大的共有5个省份,分别是浙江、新疆、山西、上海、辽宁,其中增幅最大的为辽宁,扩大0.4个百分点;江西、湖北、海南、江苏、北京5个省份与上半年持平。值得关注的是,在经济总量方面,排名前两位的是广东、江苏两个经济大省,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64815.38亿元、62604.5亿元,破六万亿大关,浙江以36958亿元位居第三。
交汇点记者梳理发现,与去年同期相比,广东、江苏“领跑”全国的格局没有变。此外,不少业内人士也关注到,今年西南地区各省份的经济一直保持中高速增长,贵州、重庆、西藏的数据均表现抢眼。今年前三季度,贵州、西藏两省以10.1%的增速暂列第一位,重庆排名第三位。
GDP反映的是经济总盘子的大小,而居民收入、工业企业利润以及财政收入这三个“口袋”的轻重则反映了经济运行的内在质量。江苏省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刘兴远介绍说,前三季度,江苏经济在稳定增长的同时,更加突出质量效益中心,更加注重企业效益、民生效益、生态效益,增长的含金量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