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是南海本土企业“试水”产业的一个缩影。当前,南海提出以产业为方向,推动南海区成为全国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区。在此背景下,由南海企业牵头成立的南海区产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正“抱团”促进产业的发展,希望通过充分发挥企业自身力量,整合区内数据资源,推动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同时,助推南海区建设新型智慧城市。
代表性企业崛起
清晨8点半,浩迪科技董事长陈声荣早早来到办公室,与刚到企业3个月的广东工业大学研究生二年级学生荆永震展开讨论。“结合企业的发展方向,下一步,我将以电力分析和能源节约等内容为主题,开展研究生论文课题。”荆永震说。
浩迪科技早在5年前就开始推动浩迪智云电表的研发。目前,浩迪科技的业务从传统的电力用户远程集中抄表系统、智能电表、配变监测系统及工矿企业节能监测系统,转向基于无量我技术、云计算、移动支付、智能手机应用以及分析等“互联网+”高科技产品和系统的研发,为政府、学校、商业企业、出租屋业主等客户提供服务。
与高校联合培养学生,成为浩迪科技推动研发加速的重要举措之一。今年,3名来自广东工业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研究生,正在浩迪科技进行课题攻关。“荆永震主攻智能电表数据应用,来自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研究生二年级学生孙文雪则着眼于智能电表如何融入、推动流动人口管理,目前正在准备进行课题开题,并有望在未来与流管部门对接推广。”陈声荣说。
11月8日下午,共德科技董事长周泳锋正紧张地筹备资源对接会。“我们将围绕智慧工地、政务服务、土地与招商、工程项目一站式供需对接、建筑云采购等内容展开,与当地的企业进行沟通对接。”周泳锋说。
智慧工地是目前共德科技主推的管理应用方向之一。打开全球共德APP点开“智慧工地”一栏,清晰的界面下包含实名认证、视频监控、环境监测、起重机械监控、泥头车监控、移动巡检等功能。
周泳锋介绍,点开“视频监控”后,即可实时查看已录入平台的工地状况。“起重机械监控”则可对工地上的起重设备进行监控,一旦设备的倾斜度超过安全值,即可发出警报,并将信息发送至相关负责人手机。“现在,我们正通过精准的数据应用分析,集合住建部门使用后的反馈信息对后台进行完善调整。”周泳锋说。
不远处,位于AIA大楼的广东软通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软通动力”)已搭建起产业洞察平台,目前已在全国超过150个城市展开智慧城市战略布局。在落户佛山南海的3年间,软通动力先后参与了展示中心、创新体验中心、智慧政务、智慧环保等方面的智慧城市项目建设。
越来越多的南海本土企业正通过自身的技术创新,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助力南海区智慧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