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媒体爆出小蓝和酷骑等单车平台用户退押金难,引发了公众对共享经济押金问题的强烈关注。共享单车市场竞争进入到下半场,企业竞争优胜劣汰是大势所趋。但是,消费者却因缴纳的押金被“捆绑”在经营不善者的身上,因企业倒闭蒙受损害,这却是始料未及之事。
之所以称企业倒闭时消费者押金无法回收的事情为“始料未及”,就是因为这本是不应该发生的事情。交通部等十部委出台的共享单车新政中明确规定,押金应该“即租即押,即退即还”,平台不能擅自使用用户押金形成“资金池”,既不能以押金“沉淀”或从事金融服务获利,也不能将押金与自有资金混同。
这样的立法初衷就是为了防止有朝一日共享单车平台经营不善,消费者的押金跟着打水漂。现在小蓝和酷骑平台曝光出来的押金难退,恰巧证明共享单车平台已经用各种方式挪用了本属于消费者的押金,相关监管并没有落实到位。
按照工商总局出台的《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的规定,拒不退还押金的企业,要承担包括高额罚款和吊销营业执照在内的严惩。这样的规定是非常严格的,但为何还是会出现挪用押金的情况?
原因很简单,就是涉事企业已经因经营不善破产或倒闭,罚款和吊销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对其意义早已不大。需要反思的是,立法若仅侧重于事后处罚,忽视事前和事中监管的话,必然会发生亡羊补牢为时已晚的后果。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