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第五场招聘会举行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7-12-04

  五年,留下100万大学生。这是今年初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在出席政协武汉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参加部分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的一项宏伟目标。

  今年来,武汉市以发展“菁英经济”、打造“大学生最友好城市”为主线,通过“走进去”“走下去”“留下来”“干起来”四项具体举措,围绕建设大学之城、青年之城、梦想之城、创新之城,大力实施“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

  如今,2017年已步入最后一个月。这一年来,武汉市政府和政府部门研究出台各项政策措施,创造各种良好的条件和环境,拿出了武汉市留下大学生的最大诚意。

  在汉就业大学生

  今年来已逾20万

  11月12日,武汉市“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大型校园巡回招聘活动正式启动,首场招聘会在华中科技大学成功举行。

  截至11月29日,大型校园巡回招聘活动已成功举办7场。在第七站在华中农业大学专场中,卓尔集团提供的电商CEO岗位,年薪达300万元,成为本次招聘活动中武汉市开出的最高薪资水平。

  “武汉留才诚意十足,城市发展潜力深,我很愿意留下来。”在活动现场,华中农业大学大四学生李研夏告诉长江商报记者,她其实已经拿到一家深圳公司的工作机会,但当她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在招聘会现场转悠时,忍不住又投了好几家中意的企业。

  李研夏说,“我发现武汉黄陂、江夏等新城区的企业有不少岗位和我专业对口,其中不乏上市公司名企,在工资方面,都不比深圳差。武汉近年来新城区的规划定位很高,感觉发展空间很大,如果有合适的企业能签约,我愿意留在武汉发展。”

  从11月至12月,以每周两场的频次举行的武汉校园招聘活动共将举办20场,除武汉本地高校外,还将在北京、上海、成都、南京、西安等地的知名高校开展。至12月底前,武汉市将筹集推出大学生就业岗位10万个以上,其中,年薪百万以上的岗位上百个,年薪十万元的岗位近万个,供岗数量和最高年薪均居全国前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如此大规模的校园揽才全国罕见。不少在校大学生直呼:武汉“最友好”,留才“最诚意”。

  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路钢介绍,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华科本科毕业生中有三分之一选择留在武汉,在2017届研究生毕业生中有超过四成有意向留在武汉。“武汉已成为广大学生就业启航、创业腾飞之地。”

  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巡视员王星告诉长江商报记者,截至10月31日,在汉就业的大学生已达20.5万人,已提前完成了“今年留下18万大学生”的奋斗目标。除了大型校园巡回招聘活动,武汉市还开展了各类就业活动,并建立了武汉市大学生创业就业服务中心,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政策宣传、就业创业指导和帮扶、就业见习、高校毕业生创业贷款、创业项目资助、“高创之星”创业培训等服务。他说,“要让大学生留下来,我们必须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创新开展工作,为大学生的就业创造更多‘武汉机会’”。

  “新青年下乡”已进村入户6638户,开展活动1437场

  不仅需要好政策的扶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也是武汉市“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中“走下去”的重要一环。

  今年初,武汉市首创开展的“新青年下乡”活动,重在引导大学生走出学校象牙塔,走到社会大课堂,将新思想、新文化、新理念带到农村、社区、企业,将此作为体验国情社情民情的思政教育课。

  今年3月,武汉“新青年下乡”正式出征,江汉大学等4所武汉市属高校的107个班级,与武汉市新城区的107个村(社区)“结对子”,开展理论育农、科技支农、文艺乐农、爱心助农、生态兴农“五大行动”,学生们进农家、体民情、干农活,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7月起,活动陆续扩展到所有在汉高校,活动内容也由进农村拓展到了进企业、进社区。

  “‘新青年下乡’活动,让我这样一个异乡漂泊的学子有了扎根武汉、建设武汉的决心。”张兰丹是江汉大学教育学院2015级应用心理学1班的学生,她所在班级结对的是武汉市黄陂区蔡店街郭河村。

  张兰丹说,自己下乡的第一课是村务整理和数据资料入库,分到了一大摞包含各村级党员干部信息的文件,信息多而冗杂,核对起来难度极大。好在同学们很快找到了一种时间轴上横向比较的方法,效率立马提高了。社区信息资料入库,让张兰丹深切地体会到了自身计算机能力的缺乏,她当即决定今后一定要加强学习,强化技能。

  “走出象牙塔,走向大熔炉,我们在农村的广阔天地中了解这座城市的情怀,感受这座城市的智慧,认同这座城市的文化和精神,逐步从客居者变成主人翁,从旁观者变成力行者,也让这座城市的风土人情变成心中最难割舍的乡土之情。”张兰丹说,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没有多年工作经验的人很难应对。此次下乡从整理核对信息入手,切身体验基础性村务工作,是对自己的一个锻炼,也是对农村大环境的一个基本了解,可以为以后致力于考取公务员和大学生村官、奉献青春力量奠定良好基础。

  共青团武汉市委副书记陈隽罡表示,活动开展近一年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模式,为青年人才培养提供了新载体,为大学生了解热爱城市、服务社会搭建了新平台。截至11月10日,武汉“新青年下乡”已进村入户6638户,开展活动1437场,参与大学生12760人。

  武汉留才已初具“磁石效应”,明年毕业季将再掀留汉热潮

  拥有89所高校、95家科研院所、近130万大学生,武汉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才输出大市。然而,据统计,上世纪90年代到2007年这10多年间,在武汉读书的学生绝大多数到珠三角、长三角或京津等地区就业,本地能留下的不到五分之一。

  武汉市招才局副局长龙眉介绍,多年来,武汉难以留住人才,长期被诟病的是“低附加值传统行业岗—低薪难留人—人才流失缺乏创新—产业升级缺乏动能—继续低附加值传统行业岗”。年底的20场高校巡回招聘活动,是武汉近年来最强一波新兴行业招聘潮,有望助推“人才回归—企业升级—产业赋能”优势闭环形成。而且巡回招聘活动不仅面对应届毕业生,还面对海归、职业经理人等高端人才、周边省市高校应届毕业生等,有望形成对周边省市大学生的虹吸效应。这既展现了武汉留住大学生的诚意,更展现了武汉留得住大学生的实力。

  龙眉说,今年以来,武汉市为打造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青年之城、梦想之城、创新之城、活力之城”,一直“大招不断”:3月,宣布大学生在读期间,可以个人名义缴存公积金,解决留汉大学生住房难问题;4月,全面放开大学生落户门槛;设立人才安居房建设基金;每年提供1万个以上基层社会服务岗位,吸纳大学生就业;6月,出台9项贴心政策措施,涵盖安居落户、促进就业、支持创业各领域……从今年1月武汉市提出实施 “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短短9个月时间,大学毕业生在汉落户就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11%。

  龙眉表示,今年以来,武汉市大力实施“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通过强化顶层设计、统筹协调、精准落地以及宣传推介,已初步辟出做大人才“塔基”新路子,有力助推武汉市人才战略和人口结构优化战略。继今年6月出台《支持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的若干政策措施》后,今年10月,又创新出台了最富含金量、最有突破性的三大新政,切实解决留汉大学毕业生落户、住房、收入问题,用最好的政策和服务,拿出最大的诚意,将大学生留在这座城市。

  目前,武汉留才已初具“磁石效应”,未来会让更多在校大学生心甘情愿留在武汉发展,明年毕业季将会掀起新一波的留汉热潮。

  要让大学生留下来,我们必须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创新开展工作,为大学生的就业创造更多“武汉机会”。——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巡视员王星

  11月26日,“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第五场招聘会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