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是首个深圳人才日,《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工作条例》在这一天开始实施。同日,位于南山后海、毗邻科技园的深圳人才公园开园。
在现场,南山区委书记王强说,南山作为全市的人才大区、经济强区、创新高地,因改革而生、因创新而起、因人才而兴。人才是南山过去取得辉煌成就的战略支撑,更是南山新时代勇当尖兵、再创新局的核心所在。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2016年7月底,深圳出台专门解决人才住房问题的《关于完善人才住房制度的若干措施》。提出20个方面81条178个政策点,在人才安居保障等方面打破束缚人才发展的条条框框,为人才提供全方位支持。“十三五”期间,深圳市共安排筹建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40万套,其中人才住房30万套。
南山作为深圳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核心区,需要给创新的梦想一双强劲的翅膀——安居。深圳大学著名学者殷秋明说,“因为创新天生就与高风险、长周期结伴而行。”
南山是深圳构建人才住房保障体系的探路者
人才强则创新强,创新强则产业强,产业强则经济强。
2016年GDP总量3842亿元,稳居广东区(县)第一、全国第三。辖区税收迈入千亿俱乐部,达到1017亿元。新登记各类型企业84614户,同比增27.51%,数量跃居全市第一,占全市比重22%。
今年以来,南山经济实现一季比一季好,有望实现从年初的“开门红”到全年的“满堂红”。
前三季度,GDP增速达9.2%,经济总量持续稳居全省区(县)第一。规上工业名义增速15.5%,创近四年同期最好水平。税收已逾千亿,总量超过去年全年。
南山经济有块头,更有肌肉。
截至11月21日,南山培育的上市企业数量达141家,上市企业密度全国居首。今年新增18家上市企业,贡献了全省1/5以上的增量。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223家。
前三季度,智能终端、无人机、机器人等领域高端制造企业快速成长,新增了传音制造、展翔通信等一批百强工业企业。ARM(中国)基金板块、产业板块均落户南山,这是继高通、苹果之后南山迎来的又一国际科技巨头。一个世界级的创新之都呼之欲出。
创新硕果盈枝只因人才张袂成阴。
截至2016年底,南山共引进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2个,占全市50%;全职院士14名,占全市70%;南山“孔雀计划”人才总数达1593人,占全市68%;省、市创新科研团队数量达77个,均占全市74%,海归人才超5万人,人才总量居全市第一。
按照计划,到2020年,在南山的国家级创新载体总数超过65家,培育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2500名。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早在 “十一五”期间,南山区就开始探索建设人才保障房体系,累计投资过亿元,先后完成蛇口电业楼改造、东明花园的改造装修工程、南水科技人才公寓建设等人才安居工程。“十二五”期间,南山区又投资建设了硅谷人才公寓等项目。
南山住建局相关人士表示,南山的主要探索在于:在政府投入资金的同时,积极引入社会资金参与人才公寓建设。目前已建成的茶光地块人才公寓、新围人才公寓、蛇口人才公寓均是由企业投资开发,建成后供区内企业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