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界大咖齐聚论道“莞深融城”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6-09-27

  莞深融城纳入规划、深企大举入莞、轨道交通接驳、多段高速免费、深圳人在莞置业……莞深两市的联系日趋密切,倡导多年的“融城”概念逐步演变为现实。于是,莞深融城逐渐成为一种共识,并逐渐为人们所接受。那么,莞深融城会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什么改变?

  为了更好解读这一现象,信息时报东莞办事处联合搜狐焦点东莞站等媒体,于9月21日举办了“莞深融城之 新莞深 新时代 ”主题沙龙,邀请了东莞市房协、知名品牌房企和代理商齐聚东莞康帝酒店论道“融城”。

  莞深融城大势所趋 经济共享推动产业

  华为终端从深圳迁往东莞,中集等深圳明星企业也在东莞设立车辆制造基地、创新产业园……东莞迎来不少深圳龙头型企业,将分量不轻的环节落子东莞。这些企业迁入东莞的原因是什么?对莞深融城有何推动作用?

  陈骏良:“莞深”已经融合在一起,不管是城市之间还是经济发展,东莞和深圳融合是个现实。从房地产经济方面看,东莞各楼盘定位、定价都瞄准“莞深融城”,使得东莞房地产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

  李民亮:东莞政府对这些企业的发展大力支持,这一点我在松山湖特别能够感受到。还有就是企业自己的理念以及员工的观念,例如华为的员工在东莞置业,既能自住又是一种投资。

  车德锐:关于东莞经济和产业的变迁,我把它分为几个阶段:2008年之前,东莞经济的发展是单打独斗,更多的是靠自己,加上海外市场和全国劳动力; 2008年之后,金融危机导致很多企业往外迁,而且大家对东莞有很多负面的印象,招商引资比较困难,深圳的企业进入东莞的非常少,全国的企业也都不愿意进东莞;2011年,深圳开始限购、全国很多城市都限购,而东莞不限购,这时候机遇就来了。全国很多开发商把目光定向这个城市,带动了房地产的发展;2012年提出深化改革,改变过去的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套路,让区域之间慢慢平衡。

  而东莞无论是经济还是楼市,都落后于深圳10多年,这种差距慢慢开始缩小。未来深圳会有大批的企业往外走,会有很多的人才往外走,同时也有很多的投资者、银行、资金往外走。在2013年的时候,往外走的趋势逐渐形成。2015年,深圳的房价炒得很高,投资非常活跃,一半是买房投资的,而东莞不是的,90%都是买来自住的,所以这两个城市的不同,投资的结构不同,也造成了深圳的房价出现了非常高的上涨。一上涨之后,地价也贵了,人才也不愿意留在深圳,这个时候就有一个助推,所以“莞深融城”就有了动力。

  最后,由于东莞这边的交通条件非常棒,“一带一路”里,东莞有一个“一带一路”的桥头堡的枢纽,近几年有一个企业,华为被大家发现了,所以有越来越多的企业研究华为为什么在东莞能够成为创收的大户,他是怎么赚钱,这也意味着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做华为的链条,带来更多的深圳企业进驻到东莞这边来,对这一个问题我是这么看的。

  李玲玲:对于目前的“莞深融城”,我认为是共享经济的产物,共享经济是近几年的热词,也是通过互联网的综合平台,能够让人才进行整合运用,它的特性是降低成本,提高效应。

  深圳的企业为什么会进入东莞,是因为进入东莞能够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对于东莞和深圳两个城市来讲,东莞的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新的引擎,这个时候东莞政府抓住承接深圳产业转移的机遇,而深圳的城市发展也需要一部分企业来外溢,从而腾出这些资源去优化深圳的产业结构。深圳的产业转移对深圳来说是一件好事,对东莞来说更是一件好事,所以两地政府也达成了高度的战略合作,为未来整个城市的发展提升更多的发展动力。

  付军:经济的互通也是城市的互通。今天讨论“莞深融城”,其实应该是说,珠三角的区域,包括珠江东岸和珠江西岸,以广州和深圳这两个核心城市为中心,带动周边城市群发展,包括人才和企业的吸附力,最终形成城市间的融合。

  城与城之间,有不同的优势,又有一些相关,比如深圳,它的优势是金融和创新,东莞的优势是制造,中山和珠海是宜居。这些城有各自的优势,又有一些相关,因此,融合会产生1+1大于2的效应,比较有意义。今年保利集团单独以东莞为核心成立了保利粤东公司,以东莞为点去辐射粤东的区域,其实也是看中“莞深融城”的优势。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