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创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6-09-27

  9月26日,佛山市禅城区、南海区、三水区、高明区分别召开党代会,四区回顾过去五年的发展历程,展望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共同提出为创建佛山“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而奋斗的目标。

  过去五年

  经济社会迈上新台阶

  记者对比四区发布的“党代会报告”发现,四区都提到,在过去五年的发展中,经济发展均迈上了新台阶,经济规模和发展速度均有提升。其中,南海区在“十二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9%,地区综合实力2014、2015年连续两年位居全国中小城市百强区第二名;禅城区则为经济发展提质增效,获得全国市辖区投资潜力百强第八名和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第十名;三水区去年地区生产总值成功突破千亿大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接近3000亿元;高明区去年生产总值增加到710亿元,年均增长11%,并连续三年进入全国科学发展百强区行列,去年排名上升到第44位。

  除了经济攀升,四区在社会民生方面也有较大改善。三水区初步形成广佛肇“半小时”城市生活圈,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南海区深化广佛同城,与广州荔湾区共建广佛同城化合作示范区,并以“五驾马车”为抓手重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禅城区主动融入五区一体化、广佛同城化和珠三角“半小时”经济圈,并推动教育、医疗、养老、文化、就业、“·微服务”等民生服务优化提升;高明区围绕“建新城、改旧区、拓交通、优环境、强产业”,推动城市加快升级。

  未来五年

  四区齐努力目标一致

  四区在“党代会报告”中还分别提出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为响应佛山市政府的城市发展战略,四区均提出推动打造佛山“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产城人融合的城市格局以及宜居宜业宜创新的国际化大都市。

  南海区将按照“一年搭框架,三年强品质,五年成品牌”的进度要求,着力打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核心区,争创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广佛都市圈核心区,努力打造党建品牌、城市品牌、产业品牌和人文品牌,全面建设品牌南海;禅城区则提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城产人”融合发展,弘扬“工匠精神”,坚持企业为主体、市场为主导、政府搭平台,全面建设“佛山创新发展示范区”。

  围绕佛山打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战略”,三水区将自觉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强化党建统领,坚持发展与生态并重、产业与城市并举、创新与转型同步,全力打造“广佛创智之城”和“岭南水韵胜地”;高明区提出了未来五年的“高明之路”——以创新驱动为内核,以绿色发展为主线,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提升发展质量效益,努力将高明打造成“珠西先进制造高地、岭南美丽田园新城”。

  发展规划各具特色

  在各区发布的“党代会报告”中,除了响应佛山市政府的整体发展战略,四区还根据各自的区位优势,分别制订了独具特色的发展规划。

  其中,禅城区提出打造“世界陶瓷之都”、“童装之都”、“针纺之都”,并运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商业模式,引导传统零售企业发展O2O营销,鼓励专业市场打造“专业市场+电商+物流”的商贸经济新模式;南海区则提出建设全国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引领装备制造与互联网+制造的发展,努力建设国产机器人最大的研发中心、生产中心、应用示范中心,推动南海品质制造,改变南海“只有星星没有月亮”的现状。

  而经济水平相对较低的高明区和三水区,则致力于走出一条打造山水、田园品牌的生态之路。三水区提出以水兴城的发展战略,把水元素融入城市建设,并进一步增强食品饮料产业的集聚效应,大力发展“水主题”休闲旅游产业以及“农业公园”等生态观光农业和大健康产业;高明区则提出打造“岭南美丽田园新城”,依托富有岭南韵味的山川田野,融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于秀美自然,为珠三角核心区城市群增添田园魅力,为佛山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贡献高明力量。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