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莞智能制造强市挺进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东莞企业在近年来意识到智能制造全生态链对自身转型升级、加速智能化的促进作用,通过“互联网+制造业”的新模式加速发展。数据显示,2017年东莞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07亿元,增长10.6%,在珠三角九市排第二。
企业不断加大智能化升级需求
黄江是广东利扬芯片测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利扬芯片”)的董事长,今年他计划在工厂里安装上集成系统,届时即使黄江在国外出差,拿着iPad等移动设备也可以实时观测到工厂机器人的生产状况,不仅对其运转的状态了如指掌,还可以对其进行管控,制定生产方案。当这个“智能化工厂”从纸上变成了现实,利扬芯片的机器故障损耗可以降低15%,直接提升设备的利用价值,缩短投资回报周期。
这是服务商华商智造为利扬芯片诊断的智能化改造方案,也是利扬芯片向智能制造升级挺进的路径之一。华商智造总裁助理蒋磊告诉记者:“整体信息化水平不高、自动化程度低、专业操作性人才缺乏是目前东莞中小企业智能制造的弊病,不少企业连基本常用软件都没有导入,还停留手工操作阶段,不具备智能制造升级基础。因此通过互联网、等手段快速提升企业智能化水平较为迫切。”
值得关注的是,华商智造已经为一批东莞市倍增计划试点企业提供诊断服务。华商智造去年入选东莞“智能制造”专家资源池后,已经为86家制造型企业诊断。根据华商智造的统计,目前其在东莞服务的产业分布于各大智造领域,普遍来说莞企对精密化、信息化的一体化服务需求很大,而智能化、自动化的一体化方案需求也在加速提升。其中有不少企业希望通过导入互联网、等手段,提升企业信息化、智能化的水平。
太阳神就是其中对智能化建设需求迫切的企业之一。太阳神在2017年增资扩厂,计划把新厂房打造成一个“智能化工厂”,委托华商智造为其进行诊断、规划。“我们根据太阳神的需求制定了一个五年的智能工厂规划,厂房的基建、设备的引入、信息系统的搭建和联通等一整套的智能工厂升级方案都由华商智造提供。当智能工厂落成后,智能覆盖率有望达到80%,效率可以提升60%。”蒋磊说,“诸如太阳神这样有迫切的智能化需求的企业还有很多,最近很多企业找上门来寻求诊断和智能化改造。”
自动化、智能化是工业4.0的重要内容,也是工业技改的重点方向。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以智能化改造的制造业的新旧动能转换成为东莞产业转型的加速器,东莞很多制造型企业对转型升级的需求更迫切。
官方数据显示,2017年1—11月,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同比提高0.7个和0.9个百分点,经济动能转换明显加快。
向智能制造转型 激活新“生命线”
一台刚刚从生产线诞生的OPPO手机随着传输带来到了机器人检测环节,设备上的摄影头一照,在一旁的屏幕上就清晰可见手机上千个零部件,连手机壳上只有头发丝大小的误差都能被检测到,一旦发现连续不合格品就会发出响声、报警。这是每通测控生产的“智能手机检测设备”。
每通测控董事长熊逸民说,以前电子产品是使用人工检测的,这套设备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检测模式。与人工检测相比,机器检测减少了人力成本,劳动力从原来的40人减少至如今的2人。值得关注的是,得益于的应用,这套设备还能深度学习,可追溯产品的来源、生产情况,还可以收集检测到的手机数据,进行数据的梳理和分析,不断地积累经验,掌握到更多的预案,为制造型企业日后的生产做决策参考。
记者了解到,每通测控是专门从事生产精密模具、五金产品的制造型企业,随着智能制造的深化,以及经济的发展,企业逐渐向智能制造服务商转型,成为华为、OPPO、蓝思科技等知名电子信息生产商的设备测控解决方案提供商。借此转型,企业在今年的营业收入的增长率达到40.27%。
在打造智能制造全产业链条中,向智能服务商转型已经成为众多制造型企业的可选择的路径之一。制造型企业劲胜智能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去年,劲胜智能通过成立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服务企业——中创智能,聚焦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和自动化集成,藉此全面进军智能制造领域。就在2017年4月,中创智能获得首单智能制造服务业务的订单,为湘油泵提供智能制造信息化改造服务,金额为960万元。这被业内称作为劲胜智能转型智能制造服务业务的开端。
中创智能总经理黄河说,打造智能制造全生态链离不开各方资源的对接和整合,更重要的是离不开的应用。比如,在智能工厂里,可以检测出刀具的寿命和疲劳期,数据的应用可以提升设备的使用效率。当数据收集到刀具进入了疲惫期,操作人员就可以按照做出预案提前更换刀具,提升设备的功率。
值得关注的是,中创智能通过的应用,还能让设备具备学习功能,学习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今后就可对生产制造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判断,做出新的生产方案。此外,系统还能辅助刀具的库存,根据的信息采购刀具,选择出最优性价比的刀具。“这就是智能制造真正的意义所在。”
向智能制造转型,既能激活传统产业的新“生命线”,也是推动高端制造业集聚的重要抓手。正是看准这一机遇,东莞近年来积极向工业4.0看齐,通过释放政策红利,鼓励企业向“东莞智造”转型。比如,在今年1月8日公布的《东莞市经济和信息化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及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专题项目实施细则,指出认定为智能制造示范项目的,单个项目最高资助1000万元。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