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温州勇当产业平台创新发展的探路者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8-02-07

  回望2017年初,浙南产业集聚区按照“产城人”融合发展的总体思路,把这一年确定为“综合环境大提升之年”,强调以打造更加优质的投资环境带动资金、信息、技术、人才等高端要素更好地集聚,展现了温州东海时代滨海新城的英姿。如今,一项项工作相继落实,一个个承诺相继兑现。在硬环境建设上,通过大手笔、高标准建设,改善民生、改善商居环境,促进教育、医疗、交通、文化等事业全面发展。在软环境营造上,坚持全面深化改革,通过抓作风、抓落实、抓发展,使得营商环境和招商引资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集群效应进一步形成。

  重大项目引进:重力度显速度

  “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是发挥开发区作为全市重要经济功能区作用和巩固提升浙江‘铁三角’地位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区域竞争的现实需要。因此,招商引资是我区发展的‘一号工程’,必须投入主要精力抓招商。”浙南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主任徐蓬勃表示。这一年,该区调集主要招商力量瞄准世界500强、欧美高端装备、总部经济、税源经济项目,深入研究其发展战略和投资意向,加大跟踪落实力度。作为一把手,徐蓬勃亲自主抓重大招商项目,全年率队外出招商共10次,参与招商推介活动5次;管委会其他领导率员开展小分队招商达60多次,主要赴北京、上海、武汉、南京等地展开精准招商,接待客商约100批次,有效推动了项目落地。

  1-12月,全区完成温商回归到位资金45.5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16.7%;实际利用外资6551万美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19%。特别是成功引进注册资本200亿元的温商多弗集团总部回归,现已到位注册资金120亿元;成功引进5个总投资超10亿元项目。其中,浙江中电新能源汽车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超15亿元,该项目2017年4月份落地,12月份就实现了整车生产下线,再次显示了开发区的速度。针对正在谋划盯引的另外12个重大项目,该区特别建立班子成员盯引责任制,强化项目全过程跟踪服务,大力推进项目落地建设。目前,中电产业园、百威啤酒,长江电子二期,汽车时尚小镇等重大项目正加快建设。

  产业转型升级:结构优后劲足

  智能制造是未来工业发展的主要趋势,用机器代替人工,不仅速度更快,产出率更高,也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去年一年,该区全面实施汽车关键零部件行业“机器换人”推进工作方案,筹建“机器换人”服务中心,支持企业“零土地”技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全年已完成“机器换人”技术改造投资33亿元,完成重点技改投资9.35亿元。其中,博德、宏丰等企业实施的技改项目总投资均超亿元;温州长江汽车标准件技改项目入选省重点技改项目。以高端装备制造、汽车关键零部件、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为重点,鼓励企业利用信息化技术改造提升传统生产工艺和流程,人本汽车轴承和福达合金已申报“国家工业转型升级”和“国家智能制造项目”资金;一些大中型企业已通过分步实现云深度应用,目前申报市级“两化融合”示范试点企业共6家,其中创力电子获得省级第三批应用企业。此外,区内龙头企业呈现“证券化”发展趋势,成为带动高端装备制造、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两大主导产业快速发展的新引擎,特别是激光产业集聚了奔腾激光、嘉泰激光、贝诺激光、华夏星光等一批产业链项目。其中,奔腾激光已启动主板上市工作,嘉泰激光已在“新三板”挂牌,全年产值增速超120%。

  这一年,全区坚持把培育大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引领发展的‘牛鼻子’,力求使产业结构更优、发展后劲更足、经济实力更强。目前已形成高端装备制造、汽车关键零部件、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等为主导产业的产业发展格局,依托中电温州产业园项目和长江汽车电子等大企业的带动,助推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集群效应进一步形成。

  行政审批改革:有质量敢担当

  2018年第一个工作日,省委书记车俊在全面深化改革大会上指出:改革就是要为群众排忧解难,群众办什么事烦,就把什么列入改革的范围;群众办什么事难,就把什么纳入必须解决的范畴。“作为全市经济转型发展的主阵地,我们理应当好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排头兵,把‘最多跑一次’改革贯穿到政府依法履职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并使其常态化。”徐蓬勃明确表态。

  该区自挂牌成立全市首个行政审批局后,积极探索“一条龙”作业审批平台,以“互联网+政务”和为重点,扎实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将原来的165项行政许可事项全部划转到行政审批局,形成“一个窗口综合受理、一个处室流水作业、一套人马四大职能、一枚印章管审批、一套系统跟踪问效”“五个一”的审批模式,有效推进审批“提速增效、降本惠民”,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运行一年来,窗口累计受理办结事项350050件,行政审批局受理办结事项2529件,梳理公布了四批次“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可实现“最多跑一次”的共计1076项。

  改革的背后,是不断提升政府担当和服务质量,实现政策供给的有效性。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助推招商项目签约后早开工、早投产、早出效益,区行政审批局率全市之先实施 “规划环评+环境标准”改革,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减少审批前置条件,并对重点建设项目施工许可实行“并联审批,容缺办理”,促进招商引资项目尽快落地和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数据入库。今年新引进的5个超10亿元项目,由于行政审批手续层层简化和各部门的联手服务,使得其中3个项目在同年内就实现开工或投产,一些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仅几个月时间。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