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集资源打造技能人才之都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8-04-03

  人才是第一资源,如何去“争夺”适合城市发展的人才,这是新的命题。目前,东莞正着力打造创新驱动发展升级版,越来越迫切需要一支技能人才大军。从过去千城一面抢高端人才,到现在选择更切合实际、更差异化的人才,东莞校企合作模式,不仅让人才培养符合企业需求,更适合东莞新兴产业的发展。

  大朗镇被誉为一个“温暖”的地方,作为“中国羊毛衫名镇”,每年会卖出12亿件毛衣。大朗毛织业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不仅得益于大朗毛织的产业规模优势,更是因其质量和品质赢得了认可。

  在大朗这家毛织企业的展厅,摆放着刚刚设计出炉的新款毛衣,这些款式并非出自设计大师之手,而是由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实习生或毕业生独立完成。

  应届毕业生 李英辉:“不能太天马行空的设计,就是设计最基本款再改一下,这种就是经典黑白相配,黑就比较显瘦一点。”

  企业负责人 张凤金:“他们设计的东西比较舒服,穿出来,板型特别适合现在的消费者。”

  简洁舒适、经典搭配……这种自然简单的设计当前正走俏市场。近年来,大朗加大了校企合作的力度,着重培养本土设计人才,大朗毛织产业现有1300多名中高级设计师,1万多名技术骨干,为毛织产业提供了强而有力的人才支撑。

  随着东莞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新业态、新工种、新岗位不断涌现,这些都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松山湖,东莞创新驱动发展的加速器,这里集聚了众多创新型企业。缪振南是这家网络科技企业的CEO,90后的他虽然年纪轻轻,但对人才的培养他却有着想法。

  几年前,在校企合作的初级阶段,缪振南就委派了公司几名技术骨干到东莞高职院校动漫专业进行授课,结合企业需求这种方式初有成效,但对于企业来说一来成本太高,再者也并非长久之计。

  东莞市马骝科技网络有限公司CEO 缪振南:“我们初创型企业会比较考虑成本和时间这一块,我们把技术人员放到学校里面,去培养他们的学生,也需要我们企业一些成本,可能这个周期会比较长。”

  企业需要的人才,院校难以短时间内满足;院校新鲜出炉的毕业生,企业又很难第一时间用上。就在缪振南一筹莫展时,三名高学历教师的到来,便解决了缪振南的困扰。名为学习,实则是大学老师俯下身子来到企业更加接地气了解企业所需。以往企业派技术骨干到大学授课,现在大学老师反过来到企业跟班学习,让校企合作有了结合点和更精准的匹配度。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黄苑琳:“这是一个比较好的结合,可以把他们的知识点和市场的案例结合起来,这样他们知识点也能够实践得非常好,在实践中又能够强化知识点。”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张荣:“我觉得校企合作这种形式是非常好的,首先通过校企合作使得教师下到企业能够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使理论与实践很好的结合,第二个通过校企合作,我们教师的实践能力提高了,其实也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能够在课堂当中更好的培养人才,更好的提升动漫人才培养的质量。”

  在未来三个月,这三位老师将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全程跟踪企业正在运作的项目,无论是电脑三维制作还是企业商业谈判,他们都将全方位的参与其中,全面了解企业的运营模式,以便他们今后在教学中对学生有针对性的授课。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吴婧予:“通过我们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可以让学生更早的在出社会之前,就可以了解这个行业真正的信息,我觉得对他们以后就业还是帮助非常大的。”

  人才是第一资源,今年开春,全国各地就开始上演人才的争夺战,为城市的成长积攒更高质量的人力资本。同样是“抢人才”,东莞不仅不遗余力地吸引高层次人才,更向制造业技能型人才张开了双臂。今年初,东莞取消了积分入户政策,代之以门槛相对更低的核准入户,此举意味着向广大技能人才抛出“大绣球”。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