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找到跨越发展“金钥匙”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6-10-10

  在合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闭幕第二天,肥东县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议,把学习贯彻市党代会精神作为全县当前的首要政治任务、最大发展机遇,动员全县上下明确新定位、展示新担当、体现新作为,全力建设大富美强的现代化东部新城,为合肥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建设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作出肥东应有的努力和贡献。县委书记耿延强在会上作强调讲话。

  耿延强说,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合肥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大会回顾总结了市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合肥的辉煌成就、合肥的实践探索、合肥的经验积累,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突出了合肥速度、体现了合肥精神、彰显了合肥气魄,令人无比振奋。面向未来,大会提出“加快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在全国提前、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开创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建设新局面”的奋斗目标,为全市779万干群点亮了导航灯、发出了进军令、吹响了冲锋号。心中有方向,落实有举措。本次市党代会报告以及吴书记在肥东代表团讲话精神,与我们当前建设现代化东部新城的思路、目标、重点、举措高度契合、一脉相承、气贯神通。市委要求的,正是我们正在执行的;市里关注的,正是我们正在实施的;市委希望的,正是我们正在努力追求的。

  耿延强强调,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就是在全县上下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市党代会精神和吴存荣书记在肥东代表团讲话精神,以与中心城区“等高对接、融合发展”为发展主线,以吴书记针对肥东提出的“转变思想观念、补齐发展短板、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党的建设”等重要指示为行动罗盘,对我们已有的部署进行重新审视,对最新的定位进行全面对标,对存在的不足补缺补差,切实做到部署快、对标准、措施实、氛围浓、干劲足,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找到跨越发展的“金钥匙”,按下追赶超越的“快进键”。

  耿延强指出,等高对接、融合发展,就要转变观念,全面对标,明确发展新定位。从合肥的“副中心”到“主城区”,绝不仅仅是概念上的根本性改变,更体现了肥东县在全市区域发展全局中战略地位的进一步提升,是从边缘化、郊县化向城市化、国际化的战略升级。要更加自信地认识到,现在的肥东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突破自己、提档升级。要切实解放思想,颠覆县域思维,突破小农意识,拓宽眼界胸怀,全面拥抱大城市梦想。等高对接、融合发展,就要放眼全市,主动担当,多作发展新贡献。新定位意味着新责任,必须要有新担当、新作为、新贡献。肥东从县一级直接迈入主城区,就要自觉履行主城区应有的责任和担当,自觉在全市发展的“大盘子”找位置、定目标,敢于提标拔高、主动担当作为,努力为全市发展多作贡献。等高对接、融合发展,就要城乡统筹,改革创新,激活发展新空间。肥东农村还有几十万人口,有广大的空间,这个广大的空间是肥东未来最大的财富。要按照城乡统筹、市县统筹的思路,加快农业、农村、农民的改革创新。等高对接、融合发展,就要民生至上,补足短板,争创发展新优势。广大干部要按照城市主城区的标准,更多地思考教育规划、医疗资源布局、社区建设管理、公共文化服务以及水电路气、垃圾处理等配套设施建设。等高对接、融合发展,就要全面从严治党,锤炼干部队伍,汇聚发展新合力。要坚持“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围绕肥东发展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

  耿延强最后强调,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让肥东迎来了融入主城、全面对接的历史机遇,站上了快速崛起、赶超发展的时代风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和新一届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机遇、振奋精神,主动担当、不辱使命,为肥东建设大富美强的现代化东部新城,为合肥加快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在全国提前、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建设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新局面作出更大贡献。

  县委副书记、县长孙良鸿传达学习吴存荣同志及相关领导在参加肥东代表团讨论时的讲话精神;县委副书记盛开传达学习吴存荣同志在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的报告精神;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吴光艳传达学习汪学致同志在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的报告精神;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曹怀红通报了市第十一次党代会选举工作有关情况。县委常委,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县政协全体负责同志,县人武部政委;各乡镇(开发园区)和县直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以及部分企业代表参加会议。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