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推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8-05-08

  新气象迈进新时代,启动“三次创业”的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力打造“下沙科技城”和“下沙新城”,努力建设城东智造大走廊引领区、国家级开发区转型升级示范区、一流的现代化国际化新城区,在这片历经钱塘潮水千年冲刷的滩涂上,爆发出强劲的创造力和驱动力。

  开放带动打造投资新高地

  从当年的荒无人烟,到辖区人口70余万,来自五湖四海的创业者、投资者踏上了这片热土。

  从当年的盐碱滩涂,到201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2亿元,财政总收入134.4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1567亿元。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竞争力已多年跻身全国国家级开发区第一方阵、全省开发区前列。

  这是一片全球瞩目的国际先进制造业集聚高地。松下、东芝、西门子等家电、电子巨头纷纷在此建立大型生产和研发基地,国内外最负盛名的食品饮料企业娃哈哈、可口可乐、康师傅等扎堆入驻。

  辉瑞、默沙东、吉利亚、礼来……全球排名前十的医药巨头,已有7家落户下沙,开发区生物医药产值占据全市约40%,是名副其实的生物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

  开发区先后引进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余家外资企业,累计利用外资超过70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约占全市三分之一。

  这里是一座才智荟萃、精英积聚的大学科技城。14所高校、20多万莘莘学子,为“下沙创造”提供了坚强的人才后盾。

  这是一座万物生长、和谐文明的生态之城。这里有草木葱茏、视野广阔的沿江绿化带,有一泓碧水宛若天成的“东部之眼”金沙湖,有生机勃勃的创业小镇。

  在群雄并起的开发区大军中,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激流勇进,走在前列,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开发区工业强区第一名,并入选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被国外权威机构评为中国75个城市开发区投资环境“最佳开发区”、“跨国公司最佳投资开发区”。

  玫琳凯,是最早入驻下沙的跨国企业之一。如今,这个占地超7.2万平方米的玫琳凯亚太生产中心,被外界誉为“美丽梦工厂”。

  “这也是玫琳凯立足大中国市场辐射亚太区战略布局的关键一步,作为玫琳凯除美国本土以外的唯一海外生产基地,我们在杭州除了为技术转移和新技术本土化做可行性研究,还能为大中国及亚太地区新产品上市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玫琳凯大中国区总裁麦予甫表示。这里是玫琳凯中国业务的起点,23年来玫琳凯在杭州得到顺利发展,中国地区也已经成为玫琳凯化妆品在全球最大的市场。

  深耕下沙23年的玫琳凯,仅仅是开发区支持企业发展、打造投资高地的一个“缩影”。秉承“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的理念,开发区与时俱进,着力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进一步构建对外合作新格局。由追求到位资金的规模向追求科技人才要素支撑为主的质量转变,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体转变,由同质竞争向差异化发展转变、由硬环境打造向软环境取胜转变,使开发区真正成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探路者和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的排头兵。

  产业升级构筑竞争新优势

  走进九阳工业园的展示厅,各式豆浆机、料理机、榨汁机等厨房小家电产品琳琅满目。作为国内著名的小家电品牌,下沙已成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最大的产业基地。下沙基地从入驻当年的2亿元产值发展到去年的突破60亿元,年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当年也选择过在多个城市发展,事实证明,落户杭州下沙是正确的选择。” 杭州九阳有关负责人回顾说,他们的园区已比当年扩大3倍,产业也从制造向研发设计、市场营销两端的“微笑曲线”升级。更令人点赞的是,一批核心配套产业链企业也随之落户下沙。

  近年来,下沙充分发挥开发区产业主平台的优势,抢抓浙江省“两个高水平”“四个强省”“四大建设”以及杭州市“拥江发展”、城东智造大走廊建设等重要机遇,全面推动开发区制造业向高端化迈进,加快“下沙制造”向“下沙智造”转型。

  引龙头、强链条、促集聚,开发区根据自身优势,确立重点发展生物医药、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以及高端服务业为主导的“4+1”产业集群。产业规模效应凸显,年销售产值超亿元企业达到186家,其中5亿元以上企业58家,占全市比重15%。

  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起点的产业平台。开发区坚持以“特色小镇”理念推进功能区建设,积极打造杭州医药港小镇、大创小镇、金沙湖商务区、综合保税区、东部湾总部基地“两镇两区一基地”五大平台,为产业升级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其中杭州医药港小镇已入选省级特色小镇,大创小镇入选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