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人才争夺战”首先在新一线、二线城市打响,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这些城市经济水平和科技力量等硬实力迅速增强;二是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有大体量的需求;三是这些城市在生活成本等软环境方面具有引才的相对比较优势,出台了各种人才政策招才引智。
武汉、南京、成都、西安、长沙等新一线、二线城市陆续出台招才引智政策,背后是其产业发展对人才的巨大需求。随着经济水平、科技力量等硬实力的增强,加上居住环境、配套服务、人才政策、文化氛围等软实力的完善,新一线、二线城市吸引人才的相对优势日益凸显。
新一线、二线城市迅速崛起后的产业发展定位凸显对人才的巨大需求
第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实体经济。新一线、二线城市力争为实体经济导航、开路,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并通过互联网、等新技术和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7年,武汉市金融机构用3000多亿元贷款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用8000多亿元贷款支持“长江经济带”“湖北自贸区”“长江新城”等重大发展战略;2018年继续加大对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长江新城(新区)、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四水共治”等的资金支持力度。天津、武汉等地通过减少个人住房贷款落实“房住不炒”政策,增加在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领域的贷款额度,聚焦精准扶贫,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天津市通过严抓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绿色农产品生产能力和安全监管能力,增强优质、特色农产品供给能力,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都落实新发展理念,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构建成都产业大生态圈,拥有诸如生物医药产业、航空航天产业、轨道交通产业等颇具潜力的优势产业,在国际国内市场有一定的竞争力。杭州推出产业基金、科技平台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发展新兴产业,促进科技化、信息化发展。
第二,点燃“双创”引擎,释放发展新动能。“双创”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是培育新动能的有力支撑。新一线、二线城市用“双创”之“钥”打开增长之“锁”,明晰各自的发展定位。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湖北省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浙江杭州未来科技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福建福州新区、湖南湘江新区、四川省成都市郫县、陕西西咸新区等都被批准为区域“双创”示范基地。新一线、二线城市通过示范基地的“双创”辐射力,能更好地利用各项资源、人才和服务,催生众多新生市场主体和新技术的群体性突破,提升创新能力、拓展发展空间,实现提质增效。具体而言,“双创”有利于激发社会发展主体的能动性;有利于调动众多创新资源、拓展“互联网+双创”新模式,不断推动技术进步、提高创新效率、挖掘高科技人才的潜能、提高城市的科技实力;有利于贴近消费者需求,支持新创企业依托传统产业链派生出的智能化、个性化需求,推动、智能终端等高技术产业和研发设计、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释放发展新动能;有利于拓展城市产业,改善城市环境和管理。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