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关工委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上,在党建引领下着力夯实农村关工委基层基础,以“农业科技镇村行”为抓手不断深化“讲政治、学科技、达小康、奔现代化”活动,引导帮扶广大青年农民创业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尽关工委所能。
强化基层,夯实基础
多年来,各级党委把关工委工作纳入党建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和社会管理创新内容,与其他工作统一部署、统一检查、统一表彰。去年,市委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全市“党建带关建”暨关工委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市关工委与市委组织部联合召开全市关工委基层组织建设推进会,进一步推动了“党建带关建”机制的健全和完善。
依靠“党建带关建”机制,自2005年起,全市关工委连续开展“五有五好”基层关工委创建活动,先后印发了3个文件,召开了3次现场会和5次命名表彰会,推动基层镇(街道)、村(社区)关工委做到“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阵地议事”。目前,全市已成立关工组织4505个,组织“五老”6.5万人。镇(街道)、村(社区)关工委创建达标率82%。我们还推广了铜山区镇级关工委工作经费由区财政统筹、区关工委统发的做法,解决了基层活动经费报销难的难题。
此外,市委分管领导还牵头协调市关工委、市农委、徐州农科院等7家单位,成立了“农业科技镇村行”活动协调小组,建成一支扶农工作队伍。目前,全市有市级农业科技服务总团1个,县级服务团7个,镇级服务团156个,有老农技人员1247人,在职科技人员235人。徐州农科院院长陈萍多次参加活动,亲自授课。
融入大局,发挥优势
我市关工委在活动上坚持融入大局发挥优势,围绕中心大显身手。
一是融入故黄河开发。徐州境内黄河故道总长234公里,沿线经济相对薄弱,2012年省市委决定实施故黄河流域开发工程,全市关工委主动融入这一工程。市关工委重点抓铜山区,相关县(市、区)重点抓一个镇(街道)。铜山区关工委自2014年起,用3年时间扶持青年农民创业之星、青年农民创业示范基地、青年电商、农民合作社各100个,培训青年农民1000名。经过市、区关工委扶持的棠张镇农民葡萄合作社已建成万亩葡萄园,亩均收入超3万元,《中国火炬》作了报道。沛县鹿楼镇返乡大学生张诺承包800亩地开办家庭农场,遇到资金、技术及土地流转等难题。关工委及时帮扶,并安排老农技人员给予指导,使农场很快走上正轨。目前,该农场年收入达800万元,并与33家水果种植家庭实行“六统一”,带动2000多农民就业致富。
二是融入农村电商。我们总结推广了“沙集模式”、“新沂经验”和“丰县做法”,并把邳州市、贾汪区网上销售农副产品、铜山区线上线下结合营销玻璃制品的经验广泛宣传,为农村电商发展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沙集镇青年电商孙寒主营简易家具。睢宁县关工委同国土、金融等部门的关工委一起帮他解决用地和资金问题,镇关工委帮他找木匠,村“五老”帮他解决宅基地纠纷。现在,孙寒年销售额8000万元。在孙寒等人的带动下,该镇目前共有网店11000多家,网销额40多亿元,相关从业人员2.6万人。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