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加速海外离岸人才聚集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6-10-21

  9月19日,菁蓉国际广场。一场吸引包括麻省理工、斯坦福、哈佛、剑桥在内的全球40余个世界一流名校创新创业人才,聚蓉赛“创商”的2016中国(成都)海外人才创新创业项目大赛,在成都高新区进行终极角逐。

  此次决赛的“前30强”全球项目之中,超过半数创新科技技术,达到国内外同领域科技前沿水平。与以往创新创业大赛不同,此次决赛项目中,已有10余个创新项目,都将以此次大赛为起点,在成都高新区落户,将其创新成果在成都高新区转移转化,项目落户比例占据参赛项目约“半壁河山”。

  这样一场直指全球视野的创新创业盛会,从酝酿到成型,仅数月时间。时间回到6月24日,2016中国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上,“中国科协(成都)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正式授牌,落定成都,其成都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的核心起步区,就在成都高新区。

  “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的起步构建,也在 倒逼 高新区创新国际化高端人才招引模式的探索。我们思考的核心,就是如何将以往条块分割制约海外人才招引的政策,向柔性引才体制机制创新的方向改革拓新。”成都高新区党工委组织部副部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徐传峰分析,简而言之,就是依托离岸基地建设,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方式,柔性引进海外离岸人才进区开展科技成果转化。

  基于此,此次成都高新“人才十条”之中,首次将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纳入人才支持体系之中,明确提出由政府出资2亿元,引导社会资本成立成都高新区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金。离岸基金采用市场化的管理方式,重点对离岸人才进区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进行融资支持,单个项目多轮投资累计可达2000万元,加速海外离岸人才聚集。

  此外,对于企业建设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站,给予10万元的建站费用补贴和每年最高50万元的建站补贴。对于高校建设海外创新资源汇聚站点,每年给予最高100万元的运营补贴。同时,突破现有人才政策申报标准,离岸人才进区创新创业可不受在成都高新区工作时间长短限制,享受政策扶持。

  记者了解到,眼下,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首批两个海外工作站,已正式落定德国法兰克福和丹麦哥本哈根,下阶段,成都高新区还将在美国、欧洲设立海外创新创业基地,与成都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形成跨境互通。

  按照发展目标,力争2020年底,成都离岸基地以成都高新区为起步区,在全市范围内辐射形成总面积达50万平方米的离岸基地功能区。在功能布局上,将首先在成都高新区菁蓉国际广场、大源国际中心分别建设3000平方米的项目孵化功能区和综合服务功能区,重点打造“一带一区”。其中,“一带”是指沿天府大道创业带,总面积达9平方公里的创意、创新和创业的街区组团;“一区”是指环电子科大离岸创新创业区,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以、智慧信息系统、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区。

  此外,以成都高新区为核心创新探索的离岸基地的“双向离岸”模式,一端将依托高校、科研院所、有关企业的海外研发中心等创新资源,在海外建立离岸创新资源汇聚站点,开展全要素的前置服务,实施“海外预孵化”,增大引进项目的成功率;而另一端,则依托中古、中韩、新川等国际化产业园区,开展“线上线下”综合性服务,促成海外高层次人才和高新技术项目在成都高新区落户。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