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
产业兴,则百业兴。农业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也是农村发展的第一要务。作为全省“一干多支”发展格局中的主干,成都市坚持将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路径,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优化完善创新链、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努力实现形态、业态、生态“三态”融合和农商文旅体“五维”联动,发挥成都主干作用,着力科技平台、双创平台、农村金融平台、产权交易平台、乡村振兴学院、电商服务平台、援藏援彝七大平台,服务全省乡村振兴,打造成都都市现代农业新名片,为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高质量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重塑农业经济地理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生态圈
金灿灿的向日葵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迎着阵阵秋风自在盛放。这几天,位于新津县天府农博园中的“千亩葵花海”陡然刷爆成都人的朋友圈,来自各地的游客流连花海,陶醉于花韵。而“千亩葵花海”旁边的“津津绿道”更是打破了原有的行政区域界限,穿行于林盘聚落与乡村田园间,将天府农博园核心展示区、斑竹林景区、兴义场镇串联起来。
“打破传统行政区划、城乡体系和散乱布局,天府农博园统一规划129平方公里功能区将由新组建的管委会统筹整个农博园的建设。”登上高高的观景平台,天府农博园管委会产业发展部负责人谢留生介绍,天府农博园的范围包括了兴义、安西、方兴、文井4个镇乡以及五津街道、新平镇的部分区域,在建设中打破了原有的行政区域界限。
“虽然整体规划尚未出台,但包括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河渠整治、道路建设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动起来了。”眼下,位于新津兴义镇的天府农博园建设正酣,这个打破6个镇界限的项目立志做“世界农业达沃斯小镇”。
重塑农业经济地理,天府农博园围绕“乡村振兴的中国典范、世界农博的东方品牌”发展定位,搭建全省农业科技服务、品牌推广、文化展示、产品销售、资源交易五大平台,构建“一轴一环、两区三心”空间结构,打造“两湖七水八湿地”水乡形态,建设“一轴三区”天府农博岛,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引领辐射带动全省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
优化农业空间布局,我市围绕“十字策略”和城市空间布局,启动编制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和分区域农业产业专项规划,将以“西控”区域为重点,划定332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95万亩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到2022年,全市将基本形成与城市总体规划相配套、市场需求相适应、资源禀赋相匹配的现代农业区域功能布局。
重构城乡空间布局、重构要素供给体系、重构产业生态圈,同样大手笔的探索也在崇州现代农业产业功能区得到实践。
夏末秋初,静谧的桤木河湿地公园旁,一望无际的稻田正在收割,机械过处,翻起阵阵稻香。田间地头曾经的“十万亩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大幅标识牌,已被建设“国家级优质粮油产业园、国家级农业公园、全国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奋斗目标取代,聚焦农商文旅融合发展,培育稻田综合种养和农村电商两个百亿产业集群、农产品冷链物流千亿产业集群,推动“农业+互联网”,引进实施奥科美农业项目;推动“农业+文化”,引进中粮集团、蓝城集团等龙头企业,加快建设街子文化创客小镇、城市湿地电影主题公园等5个文化创意基地;推动“农业+旅游”,总投资602亿元,开工建设陇海三郎国际旅游度假区、天府国际慢城等104个农旅融合项目,加快推动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劳作变体验……一个完整的现代农业产业生态圈正在成环,将有力促进城乡功能和空间融合发展,让功能区焕发出新的活力。
在成都以产业为核心支撑城市功能的空间发展战略下,我市正在规划成都都市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成都蒲江特色水果现代农业产业园、四川农业博览园、成都龙泉山“梦里桃乡”水蜜桃产业园、成都崇州优质粮油产业园、成都邛崃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为主的6大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产业园高端业态加速聚集、三次产业深度融合、城乡经济一体发展,形成都市现代农业生态圈。到2022年,打造形成食品饮料、休闲旅游、农产品物流、农村电商和饲料加工5个千亿产业集群。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