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制造” 以高质量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年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8-10-16

  100多年前张之洞督鄂,开武汉乃至中国大规模发展近代制造业之先河,“汉阳造”名动天下。

  新中国建立之初,武钢、武重等一批“武字头”企业奠定中国工业重镇基石,“武汉造”强势崛起。

  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制造业踏上复兴之路,只为更高、更精、更强、更好,“新武汉造”百花齐放。

  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武汉制造”的出品既有煌煌重器,又关照到百姓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质量”取代“高增长”,成为时代主旋律。事实上,通过梳理不难发现,那些在各个领域代表“武汉制造”高度的企业(品牌),无不始终坚守“高质量”这一内核。

  高质量发展包含了两个维度:一是以质量为生命,二是提高附加价值。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前者是企业(品牌)立身之本,也是后者得以实现的基础。后者助推企业(品牌)驶入蓝海,又反过来为前者的精进提供了坚实保障。

  “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讲格致,通化学,用机器,精制造,化粗为精,化贱为贵,而后商贾贸迁之资,有倍蓰之利。”张之洞当年的这番论述,放在今天仍具现实意义。

  站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史节点,回溯“武汉制造”高质量发展路径,是为致敬!

  “武汉制造”的天空群星闪耀

  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那一年,武汉铁工厂(武汉洗衣机厂的前身)开始研制洗衣机。

  武汉铁工厂之前研制过射钉枪、空调压缩机,均告失败。或许是借助了改革开放的“神奇魔力”,只用了一年时间,第一台单缸洗衣机就试制成功。1980年,汉产洗衣机完成技术测试和鉴定,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轻工部部颁标准。日后享誉全国的“武汉三朵花”之一的“荷花”自此绽放,而另外两朵是红山花电风扇和一枝花洗衣粉。

  上世纪80年代,荷花洗衣机和长江音响、莺歌彩电等武汉家电品牌一起叫响大江南北。鼎盛时期,荷花洗衣机年产30万台,产品供不应求,需凭票排队购买,并成为全国十大洗衣机品牌之一,而双缸洗衣机产量曾在全国排名前三。

  80年代末,包括荷花洗衣机在内,改革开放后问世的首批武汉名牌中的一部分陆续开始走下坡路,但“武汉制造”的星空并未因此黯淡。

  改革开放十周年之际,东湖高新区创建成立。此后三十年,长飞光纤、烽火科技、华工科技、人福医药等“武汉制造”品牌批量从这里走向全国乃至全球。

  在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分水岭的1992年,改革开放开始全面提速。同年,武汉市发出《关于武汉轿车产业开发区建设与管理若干规定的通知》,迎接即将到来的属于大武汉的“汽车时代”。

  次年,中法合资神龙汽车公司在武汉开发区开工建设武汉工厂。这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因车而兴。再过十年,神龙公司的中方股东东风汽车公司把总部搬到了武汉开发区。2017年,东风汽车以412万辆的销量稳居国内行业第二。东风汽车也成为“武汉制造”的重要领军者,在其带领下,汽车成为武汉排名第一的千亿产业。

  1995年,神龙汽车武汉工厂总装车间第一辆调试车下线。也是这一年,20岁的重庆小伙周富裕在武汉开始创业之路。彼时的他不曾想过,他后来创立的“周黑鸭”会成为这座城市递向世界的一张“美食名片”。

  尽管武汉催生了蔡林记热干面、老通城豆皮、精武鸭脖等众多闻名全国的特色美食,但真正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并在全国大规模扩张的,还是年轻的休闲食品三剑客——周黑鸭、良品铺子和仟吉。

  三剑客在新世纪第一个十年进入自己的“主场时间”。周富裕为周黑鸭门店选址时首先锁定武广商圈。无独有偶,杨红春也把良品铺子的第一家门店开在了武广对面。

  如果说汽车、光电子、高端装备制造等带给人们工业时代的厚重感,那么休闲食品就显得极富生活情趣。正是它们的组合与互补,令“武汉制造”的天空更加丰富、精彩。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