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西部金融中心论坛在成都举行,400余位来自国内外的政府官员、知名专家学者、资本市场领军人物和新兴金融业界精英汇聚一堂,畅谈成都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的创新实践、区域性国际资本市场发展战略、中国西部财富管理建设方略、西部金融结算中心建设等话题。
西部金融中心论坛由成都市政府、中国人民大学主办,成都市金融办、中国人民大学高礼研究院和锦江区政府承办。参会嘉宾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纷纷表示,近年来,成都金融业发展迅速,目前已成为中西部地区金融资源集聚度最高的城市,成都的经济发展良好,商贸市场广阔,科技实力雄厚,人才优势突出,还特别宜居,这些都是成都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的坚实基础,成都要 抓住“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等发展机遇,加快建设西部金融中心,助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打造有利于流动性要素到成都来的机制
近年来,很多城市都提出了金融中心建设,那么什么是金融中心?在昨日的论坛上,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原副院长李扬认为,金融中心是资金融通的聚集地和资金输送的辐射源。
他表示,用打造非流动的要素去吸引流动性的要素,这是金融中心建设中竞争的要点。而成都要建设好西部金融中心,就要打造有利于流动性要素到成都来的机制。
他解释说,在建设过程中不流动的是地方政府,不流动的是本地化企业,不流动的是区位,不流动的是我们固有的资源。而流动的是存款、贷款、保险、风险投资等,“就是要用非流动性的要素吸引、拥有、控制和转化流动金融资源,与其他城市展开竞争”。
李扬认为,建设好金融中心要从不流动性要素入手,大概分人力资本和人文环境、营商环境、金融部门发展、基础设施、声誉和一般因素等方面。“人力资本和人文环境成都肯定是排在全国前列的,金融机构在考虑进入成都时,这方面一定是优选。”成都要想建设好西部金融中心,就要在这些方面下功夫。
着力互联互通 抓住“互联网+”机遇
很多参会嘉宾表示,目前成都被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还是四川自贸区的核心区域,随着“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大力实施,成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
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徐伟新教授表示,在“一带一路”的战略版图上,在中国区域的战略位置上,成都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区位优势。在西部金融中心建设中,成都也要发挥区位优势,聚焦“一带一路”战略着力互联互通。
在“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的机遇与挑战”圆桌会议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杨东认为成都面临的重大机遇还有“互联网+”科技,“科技正在改变金融,这使得内陆地区成为金融中心的可能。成都有人才,宜居,经济体量大,基础条件好,民间资本发达,还有非常强的创新能力,我认为成都要抓住人工智能等科技和人才优势,大力发展金融业。我相信成都会成为西部金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