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人才扶持政策,通过“靶向引才”“以才引才”“柔性引才”等方式,加快集聚一批“高精尖缺”人才团队和重点产业专业技术人员……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人才”话题成为代表委员们的重点关注方向,他们纷纷就如何进一步做好引才聚才留才的工作,强化创新智力支撑建言献策。
搭建平台加大招才引智力度
不少来自企业界的市人大代表表示目前佛山在引进高层次人才方面的成效并不理想。市人大代表、深圳市国际招标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总经理廖小英说:“我们企业到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招聘人才,拿出比同行要好的条件,竟然坐冷板凳,招不到人。”她认为,不少人才甚至本地人才宁可拿更少工资,也冲着其他城市的工作生活环境而选择流走。
市政协委员、佛科院副教授严俊建议,要使人才充分发挥作用。例如佛科院引进的人才,除了科研方面,还有技术人才、专家、企业高管等。除了学校搭建平台,让这些人才做科研项目外,在促进全市实体经济方面,他们还应有巨大的空间可以施展。他提出,各区要更加积极主动联络人才,把人才和产业、地方经济结合起来,带动企业转型升级。
“佛山未来的人才招聘策略应该结合大湾区发展目标和本地优势,发展出一套配套大湾区各城市重点产业发展的人才招聘策略。”市政协委员、广东汇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惠娜认为,佛山应该加大招才引智的力度。招才,就应是走出去,把人才引进来,或者以落地的高端人才推荐其他人才的模式,开展多种形式的招聘。引智,就应是创造比其他地区相当或更好的条件,人才、项目、资金才能自然而然流进来。“这两点,互为关联互为补充,缺一不可。”
“其实,很多人才选择哪个地方,补贴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城市环境、发展机会。”市人大代表、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总经理陈华表示,与广州相比,佛山城市环境还有继续提升的空间,特别在城市休闲空间、商业空间的建设上,佛山中心城区与广州依然还有很大的差距。他建议,佛山应当学习广州珠江夜游的经验,打造东平河两岸景观带。在东平河两岸集中最具自身文化特色的资源,如粤剧、美食等,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城市品牌休闲空间、商业空间,既成为佛山城市文化形象的一张名片,也为优秀人才提供更好、更优质的城市空间。
注重存量加大培养技能人才
市人大代表、南海开放大学副校长傅会平则特别提到佛山技能人才培养问题。2018年,我市率先在省内成立“佛山市技工教育集团”,启动实施“技能人才2357工程”。“佛山职业教育的发展有一定规模,而职业教育最难的就是人才技能环节的培养。”傅会平说,目前佛山人才技能环节的培养主要通过让学生在校实训和到企业实习。但他坦言,学校在购买设备培养人才方面的压力大,迫切需要企业参与。
对此,傅会平建议政府大力鼓励企业参与技能人才的培养并给予一定的免税和政策支持,落实国家出台的《企业支付实习生报酬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和文件。
市政协委员、佛职院党委书记徐小增则建议多注重“存量”人才,发挥好现有人才的作用。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