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举行2019年重点产业项目集中开工仪式

来源:聘聘发布时间:2019-04-15

  聚焦重点产业,做大做强实体经济。

  3月29日,乌鲁木齐市举行2019年重点产业项目集中开工仪式,集中开工重点产业项目61个,标志着全市产业项目加快建设拉开了大幕。

  图为集中开工仪式结束后,施工人员前往施工点。

  今年,乌鲁木齐市早谋划、早安排,计划分三期下达重点产业建设项目,加快构建具有乌鲁木齐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当日,挖掘机轰轰作响,位于高新区(新市区)的光学模产业基地项目破土动工。

  项目由新疆凯沃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全球多家知名企业打造,研发生产PET聚酯新材料,用于高性能拉伸聚酯膜研发及生产和高端纺织用聚酯纤维生产。

  “这是我们研发团队的专利转换项目。”项目经理刘雪萍说,生产出的产品可用于导光膜、纺织膜等高端应用,是高端薄膜领域的技术代表。

  当天开工的还有经开区(头屯河区)的正威智能终端产业园一期项目,主要制造智能手机及IT高端制造。建成后,乌鲁木齐将拥有手机生产、制造、研发基地。

  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等新动能保持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凸显。去年,全市工业企业中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分别达7.9%、7.8%、6.6%和7.5%,均高于工业平均增长水平。

  市委和市人民政府紧紧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加大调结构、转方式力度,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

  随着米东区浙商中小微创业产业园(二期)开工建设,将有更多3D、新材料、新能源以及先进装备制造等领域的企业获得支持。

  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新疆枭龙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建成后将生产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氢燃料电池等新能源产品。

  达坂城区的建筑新材料产业园建成后,将提供新型建筑材料。

  此次乌鲁木齐市集中开工一批重点产业项目,正是用实践证明——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是做大做强实体经济的关键。

  近年来,乌鲁木齐紧抓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五大中心”建设的重大机遇和稳定红利持续释放的有利契机,坚持高质量发展不放松,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加大转方式、调结构力度,聚焦重点产业,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包括着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着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等。

  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大巴扎步行街全新亮相以来,一跃成为乌鲁木齐乃至新疆的“旅游名片”。今年大巴扎步行街二期A区建设项目,进一步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大巴扎步行街二期A区项目工作人员郝志炜说,A 区地下一层为停车库,地上共4层,开放后将为游客、市民提供高品质文化旅游产品及特色美食。

  位于水磨沟区的食品产业园继续扩大规模,吸纳劳动力就业,并突出工业+旅游的特色。

  大巴扎步行街、食品产业园是乌鲁木齐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具体表现,随着相关产业链条不断延展,产业集群效应和支撑作用正在日益凸显。

  随着旅游兴疆战略的实施和全域旅游的持续推进,我市文旅融合引领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效果明显。近年来,乌鲁木齐不断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用文化养分滋养旅游,不断提升旅游品位,实现旅游产业做强做大和可持续发展;同时,让更多文化资源、文化要素转化为旅游产品,不断拓展旅游空间,进一步推动旅游产业特色化、优质化、效益化发展。

  2018年乌鲁木齐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报告显示,三产对经济的贡献率为 79.2%。三次产业支撑有力,经济发展稳定性增强。

  推进产业园区建设提升集聚效应

  随着乌鲁木齐产业园区建设和工业投资项目的实施,中亚黄金产业园、馕文化产业园、新疆维泰小微企业园基本建成,正威新疆“一带一路”产业园、合盛硅业有机硅产业园、百纳威智能终端产业园、枭龙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等一批引领性产业园区加快建设。

  今年,乌鲁木齐将加快提升工业发展新水平,抓好工业投资不放松,积极推进14个特色产业园建设,健全支持重点产业发展专项政策体系,全力推动装备制造、智能终端、智慧安防、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推进金晟纺织、正威新材料、维泰装备制造配套产业园等项目建设。

  并将通过延链补链推进产业聚集、智能、绿色发展,发挥3个国家级开发区体制政策优势,推动产业创新,资源跨地域整合,加快推进煤炭、石油、钢铁等传统产业重大技术改造,利用现代化技术改造助推传统产业升级。


  • 在线咨询

  • 免费热线

  •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