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成本刚性上涨,商品消费层次升级,环保高压红线迫近,行业走到了变革的十字路口。”企业副总经理杜国财坦言,袜子“做出来就能卖出去”的商业时代已经终结,整个袜业都面临提质增效的大变革。
秀欣科技所在的县级市诸暨,有15家上市公司,堪称浙江块状经济的标杆。“国际袜都”大唐镇,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筚路蓝缕,如今年产袜子超过200亿双、全球占比约三分之一,然而生意却越发难做:当年一双袜子能赚2毛钱,现在只有几分钱甚至不挣钱。
纺织服装、五金家电、电气机械、塑料制品等商品,义乌小商品城、海宁皮革城、柯桥轻纺城等专业市场……从村到市、成百上千个经济模块,纷纷做到了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力,成就了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体量从全国第12位跨越至第4位的发展奇迹,但如今也亟待“从大到强”的涅槃。
既不产原料、又不贴近消费市场的浙江省海宁市,“无中生有”兴起一座皮革城,集聚生产企业6000多家、经营户11200多家。海宁皮革城副总经理王红晖坦言,当年“块状经济”抱团对外闯市场,如今则需内部整合谋增效,整体迈向高质量发展。
量大面广、割据生长的经济方块,仍然是支撑浙江经济活力的关键力量。工商部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浙江省在册市场主体684.6万个,其中民营企业超过207.2万家,个体工商户437.4万户。
纵向赋能的“塔式经济体”
让秀欣科技摆脱困境、扭亏为盈的是“数字经济”。杜国财介绍,企业2017年投入1000多万元、历时两年研发出行业领先的数字化生产线,使挡车工人均操作袜机从10台变成60台、机修工削减三分之二,每月用工支出减少30多万元,车间产量提高14%。这场“管理革命”,还为企业带来“卖设备”“卖系统”的新盈利点。
数字经济并非又一个经济模块,而是纵向作用于所有传统产业。当“新旧融合”产生“化学反应”,就能为浙江量大面广的块状经济带来“二次飞跃”。
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浙江省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7%,增速“好于预期、好于全国、好于东部”。规模以上工业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6%。与此同时,浙江17个传统优势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其中纺织、服装、造纸、化工、化纤五大行业增长超过10%。
“老树开始发新芽,没有淘汰的产业,只有落后的技术。”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院长兰建平认为,新经济赋能传统产业,大企业、大集团与中小企业发展齐头并进,各自把优势发挥到极致,正在续写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新篇章。
有关专家认为,以产业纵横交叉、数字化传导赋能为特征,浙江民企形态正在发生从“块状经济”到“塔式经济体”的历史性变化:顶部互联网平台型企业、大企业集团及其孕育的创业企业群,与线下庞大的传统产业交融,为实体根基注入发展新活力。
猎头公司咨询热线:400-067-9767
个人高薪职位查询请登录:www.aimsen.com
更多猎头资讯请关注埃摩森猎头视野:aimsen-shiye